買新車的故事

達生

在美國生活的三十多年中,我買過幾輛汽車,其中有一輛買的是全新的,而買這輛車前後發生的事讓我難忘。

剛到美國時,我去學校上課和到商店購物都是騎自行車,那是我從美國人「車庫售舊」(Garage Sale)那裡買的舊車。但很快我就覺得騎自行車買菜很不方便,因為車把手前放物品的筐太小,放不了多少東西。如果東西多,我只能再拿一個塑料袋裝貨,然後一隻手握住把手,騰出另一隻手拎著袋子騎行。雖然我是來自中國這個「自行車國家」,車技不錯,但這樣騎行在四周都是汽車的大街上,還是有安全風險的。

此外,騎自行車買菜還會遇到其他麻煩。比如有一次,因為車行進時顛簸,放在物品筐裡的雞蛋都震破了。我終於明白了來美國之前聽說的那句話:「美國是建立在汽車輪子上的國家,人人都得有車。」我決定買汽車。

我當時還是來留學的窮學生,所以一開始只能考慮買便宜的二手車,但那次經歷讓我很不開心。首先,因為初來乍到,不懂行情,也不會砍價,買下來後,我覺得還算便宜,但我的美國同學告訴我,我還可壓價的。

其次,遭遇賣主違諾。我在檢查車時發現後車箱的撐杆壞了,不能支撐起後車箱蓋,賣主說他會買新的給我更換,但過後他先是用「過兩天給我」這樣的話來敷衍我,後來就拒絕兌現承諾。我當時買車的錢已付,車也取走了,也沒有想到要賣主寫一張欠條,所以對他的賴帳行為毫無辦法,只能認栽。

然而最讓我頭疼的,還是這輛二手車太舊了,時不時會出一些故障,而在美國修車的費用又很貴,所以我開始覺得買這樣的二手車不划算:買車時雖然花錢少,但修車的費用可能會超過買車的錢,於是我就有了買新車的念頭。

正好看到一家汽車店做廣告,說全新的南韓產「現代」(Hyundai)牌小型車,最低售價只要五千五百美元,相比之前我花一千兩百元買的舊車,是貴了許多,但那是沒有將舊車修理費計算在內的差別。

我決定買新的「現代」車,但沒有那麼多錢,於是我就向在加拿大的親戚借了五千美元。我打工的中國餐館老闆人很好,聽說我要買新車,就說要和我一起去。老闆娘則對我說:「有他(老闆)在,保證不會讓你吃虧!」

到汽車店才知道,起價五千五百元的是一款採用手動換檔的車,而我習慣駕駛並想買的是自動換檔的車,比前者要貴,銷售員一開口就要價六千八百元。我們和他經過幾個回合的討價還價拉鋸戰,我把我的出價最後定在六千元,我的老闆要我咬住這個價格不鬆口。銷售員面露難色,說是要和他的上司商量一下,就這樣他裝模作樣地去商量了幾次,最後還是說上司不准予我們的出價。

此時我的老闆要我退一步,加五十元,可是銷售員還是搖頭。老闆就示意我起身走人,表示不買了,銷售員見我們「真的」要走了,才最終同意了我們的出價。還得說「薑是老的辣」,我的老闆在美國生活了很多年,他對車市行情的精準掌握和砍價的本領,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開著新車回來的路上,我的心情大好,雖說是借錢買的車,但畢竟是一輛全新的汽車(見圖),開著感覺就特別好。後來幾年,除了常規的汽車保養,我沒有修理過車,這對我這樣一個既要上學、又要打工如此忙碌的人來說,確實是幫了大忙。

在買新車前,我從未開過很遠的路,怕我那輛舊車中途拋錨。有了新車後,我就趁節假日開車去遠一點的地方旅遊,最遠的一次,從我住的印第安納州出發,到美國的東部和北部走了一圈。那次是兩家人結伴去的,我和太太,還有朋友小高和他母親。小高說:「我的那輛舊車不可靠。你的車是新的,就開你的車去。」我知道,這是必然的選擇,如果要開小高的車,我還不放心呢。

然而我那輛新車也不是完美無缺的。三十多年前,車的品質和性能比現在的車要差,尤其是我買的還是最便宜的車,所以車的配置也是最低級別的。

如今即便是最普通的車,車窗的開啟和關閉都是電動的,駕駛者可以掌控所有車窗的開和關。而我買的這輛「現代」牌車,是用手搖柄開啟車窗的,車在行駛中,我只能開關我駕駛座旁邊的車窗,搆不著另一邊座位車窗的手搖柄,這就很不方便。如果我在開車時突然遇到下雨,而右邊的窗開著,我就得停下車來去關窗。

還有一個,現在的車必須有的配置就是空調,我的車沒有。冬天開車還好辦,汽車引擎運轉時產生的熱量可以製暖,但到了夏天,因為沒有冷氣,我只能打開車窗,靠吹進來的風降溫。我就是這樣開車度過了幾個夏季。

那年初夏我畢業,母親從加拿大坐飛機過來參加我的畢業典禮,我開車去芝加哥機場接她。開車回我在印第安納州的住地需要三個多小時,也讓我母親一路上被風吹了那麼長時間,我心裡很是過意不去,後悔沒有向朋友借一輛有冷氣空調的車去接我母親。

儘管這車有缺陷,但畢竟買的時候是全新的,所以我開了很多年都捨不得更換。不過後來我再買車,都是買用過一兩年的二手車,因為我發現這才是性價比最好的買車選擇。換句話說,我其實也就買過一輛全新的汽車。

二手車 印第安納州 加拿大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