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吃雞(下)

項明華

可是近三、四十年來,雞好像變了,雞湯成了無味的清湯,雞肉成了雞肋,嚼之無味,棄之可惜。現在養雞都是大規模養雞場,一隻雞從孵蛋到成年出籠,只需九十天。快速的商業化飼養,明顯地和以前土法養殖不一樣,毫無疑問,食料中也拌有催肥素。因此這樣長大的雞,儘管外型上和土養的雞看不出什麼區別,但牠的肉質是不一樣的。

當然我還有一點的想法是,因為現在所有超市出售的雞都是經過冷凍的。我小時候上海菜場中的豬肉分兩種:一種是熱氣肉,是隔夜屠宰場裡殺好,隨即就送至菜場的;另一種是殺生後放在在冷庫裡,凍肉用來調配市場供應不足的時候。兩種肉的價格也稍有差異,冷凍會便宜一點,但口感是完全不同的。

後來來美國後,我打聽到我們市郊有一些西班牙人,有活雞出售,他們會為顧客殺雞去毛。我去了不同的兩家宰雞場,買回來的雞不管是煮湯還是宮保雞丁,口味和超市雞基本一樣。

那麼現在看來,關鍵問題是養殖一環。在上海有一個朋友,從農村家裡帶兩隻他們自養的雞送我,他說完全是土雞自養,沒有吃什麼增肥料。我高興萬分,土雞土養,又是活雞活殺,這回總應滿足我想回到四十年前吃雞的感覺了。我也十分小心翼翼地烹飪,最後的結果還是回不到從前,味道和超市的雞無二致。

至此,我好像有點絕望了,難道舊時的味道只能是回憶了,已無法變現?

二○一八年終於發生了一個奇蹟。我和幾個朋友去雲南大理遊玩,最後一天沒有安排具體內容,導遊建議我們去一個少數民族的私人茶園參觀品茶,此提議正合我們心意。車行兩個小時後才到山腳下,又慢慢盤旋至山腰上的茶園。在五百多畝地的茶園中我們徜徉參觀,嘗了野果子,見了八百年樹齡的老茶樹。

中午我們就在他家裡吃了一頓簡餐,四個蔬菜,一個雞湯。蔬菜都是剛從他們自留地採摘的,剛摘的蔬菜不但有股清香,而且特別爽口。等嘗過一口雞湯後,大家再無法謙讓了,一人一碗連湯帶肉,剎那間,鍋底朝天。我說我找到小時候的老味道了,大家也都讚不絕口,太想念這個味道了。

我立即向茶園老闆提出,我要買一隻雞帶回上海去,老闆說不行,他說他們的雞全養在樹上,早上餵食時雞才下來一次,平時找不到,晚上都歇在樹上。因為我們是早一天預訂,他晚上打了手電筒才抓到雞的,今天我們才有雞吃。至此,我才明白,我們吃的是半開化的雞祖宗,怪不得味道特別鮮美。老闆說這雞湯裡沒有放任何佐料,只有一點鹽。我實在太愛這個雞了,我要求老闆給我郵寄快遞一個,老闆說這也不行,這雞主要是他們自己吃,數量不多,而且山上沒有快遞,下山送一個快遞來回要五個小時。

回到上海後,我和朋友們閒談,講了這個故事,眾人也羨慕不已。我對朋友說,現在要想吃到好雞,唯一辦法就是去見雞祖宗。(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