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加英語
不久前,我們咸陽中學六○年代老同事李善成的孩子李端由北京飛來,到養老院看望我們,帶來北京糕點,我們回憶起過往的歲月。
我們老兩口和他父親共同在那特殊的年代經風雨見世面。他父親六○年代初體育院校畢業,是當時楊綏校長引進的新生力量。他家當時和我們在同一排,都是一家一間宿辦合一房,我們每天來來去去經過他家門口, 和他父母很談得來。
這時學校裡一批同齡的孩子先後出生,前前後後近三十人,這些孩子從小學到高中成天在一起玩耍,他們互教互學,玩耍中增長了本領。有一次我們同孩子在校園裡漫步,到了爬高的器材處,老二敏捷地兩腿纏著竹竿幾下子爬到頂,我們大為驚訝。當然,孩子玩耍有時出格,如彈弓打路燈,有時把頭打破了。
文革時期,孩子沒有書讀,社會缺乏管理,有的孩子沾染打架、吸毒,有的進了少管所,但大部分是好的。打倒四人幫後,中央號召向科學進軍,一九七七年我家老二和李端這一批孩子升入初中,我為了引導他們,在開學前組織他們在教工食堂舉行知識性比賽,獎品是新華書店的招貼畫,對他們也是鼓勵。
那時一年兩度的春季、秋季運動會是學校大事,李端在初中階段運動成績就很突出,我記得他在跑道上飛奔,白色的運動鞋有節奏地飛騰又落下,特別耀眼,超出其他人一大截。大家都感到他有家傳,是個有希望的後生。初一時,學校來了一名教英語的王望民老師,住房和小李家近鄰,王老師喜歡鍛鍊,和小李成了搭檔,有時教他一些常用口語。那個年代英語是新鮮事物,小李很喜歡學,課上的內容他一學就會。有一次年級舉行記單詞比賽,看誰四十五分鐘內默寫的單詞最多,小李拿了一等獎,他學英語的積極性更高了。
七九年秋,他們這一級升入八十一屆高中一班,學校把水平稍好的學生集中在該班,大家就叫它快班,以便因才施教,為學校提高升學率,其他七、八個班就叫普通班,只求不鬧事即可。當時大學、中學都採取這樣的措施, 因為文革禍害,流行讀書無用論,課堂上很少有人聽講,學生大部分文化底子很差。
老師的孩子也集中在一班,我們幾個老師跟校長說,教師沒有什麼特權,就是會教書,希望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好。校長也希望我們把一班教好,給一班的師資配備很強,都是歷年畢業班的把關老師。我們教學都是盡心盡力,代課老師會幾乎就是家長會。畢業時高考成績也很好,李端考入西安體育學院,繼承父親的專業。
真是很巧,小李體院的英語老師是他初中王老師的同班同學,所以他的英語學習熱情又有了延續,除了課堂下功夫,星期天他經常去西安碑林的英語角學習英語口語,那裡老外非常多,進一步提高了他的聽力和口語能力。班上同學經常嘲笑他,開玩笑問他上的是體育學院還是外語學院,畢業時他是年級的英語優等生。
一九八六年大學畢業後,組織把他分配到航天部的職工大學任體育老師,工作之餘他仍堅持英語學習。在航天第一研究院舉辦的出國人員選拔英語考試中,他報名時因體育院校畢業,專業不對口,有了麻煩,後來他同宿舍的朋友因父病不能參加考試,才把他補上。結果他考了第二名,囊中之錐,終於露出鋒芒。
體育老師英語成績考到第二名,此事引起轟動,不久領導重新安排他的工作,從職大的體育老師調往情報信息室任翻譯,並進行了一年半脫產英語培訓,業務能力有很大提高。
一九九四年,上級安排他去美國明尼蘇達州學習一年,又到澳洲半年。一九九八年他轉到中國足球協會,主要負責對外交流,參與大型國際足球賽事和涉外球員轉會以及球迷產品的開發工作。他經常領隊到到國外參賽或訓練,足跡遍及歐亞美非,故英語口語越發熟練。英語學習伴隨了他的一生,他的大學同學都很羨慕他,說「體育+英語」讓他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大好年代。
李端透過各種國際體育會議或帶隊在國外進行比賽和訓練,結識各國體育界人士,促進中國和國際體育界的交流。他和英國著名的足球運動員貝克漢多次見面,成為好友。二○○七年在義大利的AC米蘭訓練基地再次見面,還合影留念(見圖)。談話時他英語脫口而出,英語多於漢語。我九十三歲了,只怕忘記,隨時用手機記錄要點,他隨口說:「It's a good habit(這是好習慣)。」
我為善成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兒子感到高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