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給我三本書
我年少時,學習成績比較好,父親嘴上沒說什麼,但他接連給過我三本書,可見他對我很關愛,期望尤甚。而這三本書,給我印象特別深,對我人格的塑造和一生的努力起著莫大的作用。
因年紀尚小,具體時間記不清了,反正是我進三年級的時候,一次父親從工作的縣城回家,給了我第一本書「雷鋒日記」。一九六三年,全中國掀起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熱潮。我們十歲左右的小學生,大道理不明白,可老師給我們講了雷鋒叔叔許多事蹟後,也知道「學雷鋒做好事」了,搶著擦黑板擦課桌、掃教室倒垃圾,五、六年級的哥哥姊姊們還給老爺爺、老太太拎菜籃背籮筐呢。
從父親手中接過「雷鋒日記」,我如獲至寶,看了兩遍後就拿到學校去現寶。老師看見了,要我在課外活動時讀一些給大家聽。緊接著,此書被同學們借走,傳過來傳過去,後來傳到了別的班上,再之後下落不明。父親知道後,對我說:「書籍能有更多的人閱讀,是好事啊。以後有什麼配得上的書,再給你買。」
這本「雷鋒日記」在我手上時間很短,但雷鋒事蹟影響我一生,領會得簡單而淳樸,大道理叫為人民服務,講普通些就是要做好人做好事。
於是,在小學中學期間,我給同學講題目,幫助人家一起進步;回鄉在農村五年,給老太太代筆寫信,悉心解決鄉鄰矛盾,幫助窮苦人家設法買救濟糧,籌辦大隊圖書室,發動青年做公益事項;工作後,外地遭地震水災旱災,在單位捐款捐物我都搶先回應,時有老者上門,我從不讓人家空手而歸……,結果是也贏得了許多榮譽。從源頭上說,自己的這一些表現,與學習「雷鋒日記」是分不開的。
在給「雷鋒日記」之後幾個月或半年吧,父親那次回家,遞給我的是一本「硬骨頭六連」,又是寫解放軍的,在全國人民學習解放軍、我們少年學生無比崇拜解放軍時,這書我當然也愛不釋手。現在還模糊記得,那是個英雄連隊,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保衛新中國,有許多動人的故事,體現的是一種「硬骨頭」精神。
我吸取前次的教訓,開始沒把這書拿到學校裡去。在一次寫作文時,我提到了閱讀「硬骨頭六連」的體會,語文老師看到後,專門把我叫到走廊上,說我們山區小學裡能看到的課外書籍太少了,鼓勵我把書拿到班上,給同學們傳閱。我猶豫一下,想到一直做好事的雷鋒叔叔,我一本書都不能拿出來給大家看嗎?當天下午,就把書送到老師手上。
這一次我留個心眼,此書哪天是哪個看,都查一查,記得清清楚楚。後來,我把書帶回家時,書頁捲了、破了,書脊上某人還用漿糊黏過。
「硬骨頭六連」對我的啟發和鼓勁,就是人要有遇事不懼、頑強不屈的「硬骨頭」精神。雖然自己一生中沒遇上大風大浪,小困難還是有的。原來村中帶帽初中班數理化的教與學底子都太薄,到山外讀高中就有了攔路虎,我一鼓作氣地刻苦學,把幾隻「虎」打敗了;在農村勞動幾年,由於自己體質弱,挑擔、抬石頭是咬牙拚著的,得到社員們的肯定;面對文革後首次高考,幾個老同學有些畏難情緒,我說突擊吧,沒日沒夜地複習一個月,到底考上了;當基層幹部時熱情接待來訪,下村想方設法解決村民實際困難……。
父親給的第三本書是「高玉寶」。語文課本上,有篇「半夜雞叫」,老師講解時說是選自「高玉寶」一書,我就跟父親講了想看看這部書。沒多久,父親回家從包裡掏出一本書,真的是「高玉寶」,我當即高興地跳起來,接過書,站著一口氣翻看了大半本。
高玉寶窮苦人出身,參加解放軍後,邊打仗邊識字,寫了一些文章後,又創作自傳體長篇小說,出版了「高玉寶」,在全國引起轟動。高玉寶能從文盲到作家,使我感觸特深,心中就萌發了要成為一個作家的願望。
因為這樣,我從小不怕寫作文,初高中時,不少作文是老師當堂講讀的範本。上世紀八○年代初,我開始創作發表文學作品,可由於工作忙沒寫多少。臨近退休及之後十年,有了一些空閒時間,自己抓緊創作,發表了一些小說,出了三本小說集,都獲得黃山市人民政府文學獎,還帶領全縣作家無數次地下農村采風。我發表許多散文、報告文學,獲得了一些獎項,同時不忘培養年輕作者,不怕麻煩地給他們提意見,修改作品,二○二三年我終於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
我們五○年代出生的人,確實比較單純,我小時候讀了父親給的三本書,真是影響一生,益處多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