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戰場的戰場

叙瑜

疫情初期,我曾遭遇一場搶購大米潮,猶如打仗的感覺,在心裡留下深刻印象。記得當時,被大米緊缺的消息所震驚,身為一個血統純正的米蟲,想到即將面臨吃不飽的危機,不寒而慄。

行動是治癒恐懼的良藥,我壯起膽子,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僅露出一雙眼睛,打探著陌生的世界。靜默的城市,關門閉戶,冷清的大街被染上蒼涼的色彩,一支浩浩蕩蕩的買米隊伍,像一條望不見首尾的長龍,盤旋在街邊,變成城市唯一的焦點。

所有人全副武裝,每人間隔六英尺的安全距離,看不到任何表情,沒有任何交流,只能從各自的眼神裡覺察到不安。情緒像打哈欠一樣會傳染,這種沉默而緊張的氣氛,夾帶著特殊時期的多重壓力,不斷撬動心底的恐慌,此刻,我嚴重懷疑人生。

往後數月,我輾轉在各大華人超市,虔誠加入搶購大米的隊伍。搶,是由一種強大的內驅力促成的一種激進行為,兒時與兄弟搶過玩具,如今與女兒搶過零食,都屬於窩裡橫,現場搶購的經驗為零。

當躊躇滿志地站在超市門口,首先要跨越限時、限購、限流的門檻,然後等待一聲令下,勢如破竹的人群,衝向人間煙火最濃處,誰也不願輸在起跑線。餘光中人影綽綽,購物車匡噹匡噹的聲響,不絕於耳,疑似殺入金戈鐵馬的戰場。

搶購行為,是人類面對危機時的應激反應,有人反應遲鈍,有人反應過度,我則屬於既反應遲鈍又反應過度的人。

身手矯健的人總是占領先機,行動慢的人,稍不留神就會淪為看客,我與少數隊友默默圍著堅固的人牆打轉,轉來轉去,仍突破不了那道能力邊界,大米近在咫尺,卻遠在天涯,覺得人生如謎。偶爾,我們幾人的目光碰在一起,彼此交換的默契與尷尬,心領神會,同一條搶購之路,並不適合所有的人。

隊伍中有婦孺、老人、青壯年,以及觀戰的我們,人們抬的抬、扛的扛、抱的抱,忙得熱火朝天,力氣大的戰績斐然,力氣小的不甘示弱。大庭廣眾之下,有人不講武德,但也有人幫扶弱者,現場有點混亂,可亂中有序,人們始終保持一份理性,所以並未亂成一鍋粥。因為克制,搶購的氣氛還算友好,一個不是戰場的戰場,瀰漫著硝煙,同時充滿著希望。

作為旁觀者,現場的強與弱、高與低,心下了然;作為參與者,算是領教為三斗米折腰的辛酸。為米奔赴,有撲空也有收成,當空蕩蕩的貨架佇立面前,讓人一下子傻眼,運氣好時,收穫也不賴。一包包夯實的大米,被我弓著身子從人群裡硬拖出來,再慢慢搬進購物車,然後急急忙忙運回家裡,那份滿足與踏實,使我慶幸,老天待我不薄。

既然放開手腳,大米多多益善,完全忘記「得一二便心安」的良言,更不想評估,大米帶來的安全感是有限或無限。總之,人是需要自我安慰的物種,直到一天,米堆裡悄然長出一朵蘑菇,我方才驚覺,再寶貴的東西也有時限。

向外求取的安全感,終歸是在走長征。當身心俱疲,我開始精神覺醒,停下奔波的雙腿,心態變得愈來愈無所謂,彷彿沒有什麼不可面對,也沒有什麼不可原諒。正是這種無畏,讓我在一念之間,掀開生命的謎底。

華人超市 疫情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