雋永的空中之聲

邱秀文

今秋到華府探望孩子,難得有機會在其友人的安排下,進入平日需申請才可以參觀的全國公共電台總部 ( National Public Radio,簡稱NPR )。近年統計,這個於一九七一年開播,全球都可收聽的廣播電台,在全美擁有三千多萬聽衆。當時電視早在積極發展、蓬勃不已,但有識之士認為,在官方和商業電台之外,需要有獨立運作的公共廣播媒體為公眾發聲。

NPR非營利組織逐年成長,成了許多人生活的良伴與心靈雞湯,它的新聞節目是強項,亦有記者犧牲的壯烈篇章。至於其他特色,在入門大廳可見到醒目的大字「Books We Love」,以及貼滿書封的書檯,擺放著員工選書,可隨意拿走。這令我想起它有一個全民參與的節目,是著名作家保羅 · 奧斯特 (Paul Auster ) 在一九九○年代末期為該台催生及主持的「全民寫作計畫」。

計畫源起奧斯特在一次新書訪談之後,原不想接受該台建議,說自己構思的故事;但其妻提議你不必說自己的,你可以讓全美各地聽眾寫出他們的,由你來讀。這個構想在電台支持下付諸實現,其要求是真人真事,必須很短,不限制主題和風格。

奧斯特在一年中,收到來自全美四千多封短稿,他後來形容,短稿不完美卻很真實。每個月,他都會選出五、六篇最好的佳作,並製作成短短二十分鐘的單元,在「周末無所不談」中播出。最後選出一百八十篇出書,書名是「我曾以為父親是上帝」( I Thought My Father Was God )。

該書的第一篇只用六個長句子寫一隻小雞的故事,奧斯特在書的編序結語説:「這些故事留在你心裡,而你會發現自己就像記得一則寓言,或一個很好笑的笑話似地記得這些故事,這些意象很清楚、稠密、卻又輕若無物。每一則都小得可以放進口袋裡,就像我們隨身帶著的家人照片一樣。」我覺得這段話,貼切地形容文字和廣播結合的輕巧豐富、既神奇美妙又親近的關係。

當代人工智能幾乎無所不在,各種媒體對於以AI都播報躍躍欲試或漸漸實施,我問在此工作的朋友,該台會用AI來取代嗎?她説,不考慮如此做。她問我喜歡聽AI的播音嗎?我搖頭,它也許可以亂真,但畢竟不是來自血肉之軀的真實。我不要求播音者一絲不苟,聲調起伏全都四平八穩或一成不變,被機器控制得冷靜完美;我喜歡聲音有人氣、有氣味、有呼吸、有喘息,甚至有意外,例如突然咳嗽,或一時沙啞嗆住。

這次參觀全國公共電台,更加體認到即使新世紀湧現各種新興媒體,其中不乏譁眾取寵,但公共廣播仍然是一個強有力的正規工具和載體,沒有畫面,卻讓人能夠更專心聆聽,增添更多的想像力;NPR提供的精神食糧,依舊能夠幫助我們探索生命、思考生活的各種可能,為現實排憂解難並創造歡樂。

全國公共電台強調文字與聲音結合的美好理念。(圖:作者邱秀文提供)

AI 人工智能 華府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