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親人的持久戰(五)

胡剛剛

爸爸至今堅信他自始至終的沉默,是對媽媽最大的擁護,因為他沒有附和長親對媽媽的誣蔑。可在我看來,他的不表態非但不是無聲的抗議,反而是對姑媽行為的默許。他強調的「血緣至上」是我眼裡的愚孝,他追求的豁達大度是我眼裡的懦弱。

見我憤憤不平,爸爸旁敲側擊:「格局夠大,才容得下建議。」究竟是怎樣的格局,造就了我的矛盾體爸爸?從「不屈不撓」到「唯命是從」的無縫切換,取決於奶奶和姑媽這兩個移動終端。

爸爸拋卻尊嚴的順從超越了妥協,若單純解釋為「對古訓教條式地實施」似乎站不住腳,除非他有從絕對獻身中才能獲得價值感的受虐傾向,可若真如此,他又怎麼肯另起爐灶,轉型做全方位的生活主宰者呢?

直到有一次,我聊起職場打拚中稍不留意就會墜入拒絕困難的漩渦,為了事不關己的請求加班加點,還要小心翼翼掩飾不滿。爸爸承認他亦如此,尤其年輕時、每時每刻都怕奶奶生氣、怕姑媽生氣、怕老保母生氣,以至於他什麼都不敢說,什麼都不敢做──我恍然大悟,原來「討好型人格」是爸爸安內的底層驅動。

「這種行為模式缺陷需要花費精力去克服,平時最好要……」看我煞有介事,準備複述心理學讀物普及大眾的解決方案,爸爸哈哈一笑打斷我:「我是你爸,你能把我怎樣?」

子女認知水平的天花板通常來自父母,父母多屬有局限而不自知,即使看出端倪,也很難給出實質性建議,好比大螃蟹對小螃蟹的「橫行霸道」束手無策。爸爸走出家門的舉動從消極層面上說是迴避衝突,從積極層面上說是放手一搏,並且博得了讓奶奶刮目相看的社會地位。不管爸爸是否承認他的決絕受迫於討好型人格,他的另闢蹊徑確實拔高了他某些方面的認知。(五)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