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諾的《浮士德》
古諾(Charles Francois),是19世紀法國作曲家,父親是著名雕塑家,而他自幼跟隨母親學鋼琴,曾在巴黎任教堂管風琴師和歌隊指揮。1836年進入巴黎音樂學院。21歲時他以康塔塔《斐爾南德》(Fernand)獲羅馬作曲大獎,得以公費在羅馬學習三年,此間他接觸到大量基督教和非基督教藝術,其後更譜寫大量宗教作品。
33歲開始,古諾致力於歌劇創作,一生寫了12部歌劇,這些作品高下不一,令他名垂後世的是他在41歲時改編德國大文豪歌德創作的《浮士德》令詩劇,他採用了現實主義的風格,以及豐富多變而又自然流暢的手法,將對白改為朗誦調,並增添了芭蕾舞場面,大受歡迎。
筆者有幸,曾在澳門國際音樂節觀賞古諾的歌劇作品《浮士德》五幕劇。英國文豪蕭伯納,曾如此評述古諾這部歌劇作品:「在皇家歌劇院演出的歌劇,再也沒有比這部作品更好的了」。蕭翁此語並非誇大其詞,因為他曾在15年之間,看過90次以上古諾《浮士德》的現場演出,而筆者只是首次觀賞,希望也能分享蕭翁所得啟示的九十分之一吧!
歌德原著的《浮士德》,述說著赤裸裸的人性,探討著生命、道德和愛情的價值。「浮士德」的拉丁文是Faustus,原意是「幸福」。在西方文學,浮士德是個極聰明的人,而在德國民間傳說,確有浮士德其人,是個會魔法的煉金術師,學問淵博,但品德不好,因而聲名狼藉。
16世紀時,與莎士比亞齊名的英國劇作家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也曾演譯浮士德的故事,他與魔鬼梅菲斯特(Mephistophilis)訂立了契約,出賣靈魂,享受超自然的能力,功成名隨,享受罪中之樂,最後契約終滿,以慘死收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