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換彩

〈香江往事〉赫連擁

網上搜尋這張複製藏品的來龍去脈,發現居然是以民國知名大美女胡蝶為模特的廣告,這類插圖在民國時期的上海有個特殊名詞,叫做月份牌;原是夾在報紙免費附贈的一種年月曆,特別處在於主打「女性牌」作為促銷手段。

在那個時代,尚無推出帥哥、小鮮肉作為少女偶像或師奶殺手之類的概念,男人是沒機會上月份牌的。

比對一下網路上所能搜尋到的胡蝶沙龍照與劇照,神色竟模擬得十分近似,畫工簡直了得。

比起有關明星胡蝶的韻事,畫片上的文字我更感興趣研究:橫幅「天聚福經售各種香烟(菸)」,右聯「諸君注意小包內附有小畫片」,左聯「均能換彩較比他烟物美價廉」。

一直在琢磨左聯開頭的那四字「均能換彩」到底是什麼意思?既然香菸是舶來品,那麼就試著循洋人的思維反向翻譯回英語,換彩,change colors,難道是指變色?

民國時期是一個印刷工藝飛躍提升的時代,西進的印刷設備,確實已可做到讓彩色印刷品在不同的光線下瞧著顏色「感覺有所變換」的程度;相較於更早以前多因技術限制,而只能套出平板色調的彩印製版。

由於西洋各國新發明引進、以照相製版為基礎且不斷革新的印刷技術,更能夠表現出豐富的色彩層次,讓畫作具有立體感,再加上專為印刷所設計的紙張也隨之同步改良發展,能夠印出與原畫稿非常貼近的印刷技術已經誕生。

諸如珂羅版印刷(又稱玻璃版印刷),被後人視為最能真實呈現原作、最適合複製藝術畫作,且印品具有收藏價值的一種技術,現已歸類藝術或骨董而非實用工藝;以及之後廣為流行、效率和效果皆叫好的膠版印刷 (也稱橡皮版印刷),都為民國廣告插畫留下了色彩鮮明形象逼真的珍貴見證。

在彩色印刷技術處於新舊交替的歷史夾縫之際,人們的審美觀應該也是隨之經過一場大革命的。普羅大眾對於「立體感」的認識,來自稍微具有點反光效果的紙張,加上色彩層疊光影精細分明的全新印刷技術——只是一個視覺效果的精進躍升,便可稱之為「換彩」。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似乎有誇大不實之嫌,但在當時的條件下,的確是「有比較就有驚喜」,甚至想到將它作為噱頭來宣傳,不由得佩服民國時期廣告人的眼界和靈活度。

再說到胡蝶和香港的因緣,始於盧溝橋事變上海失守,當時她所屬的明星影片公司毀於戰火,而使得她移居香港。後來香港被日軍占領,為躲避日本人合作拍片的邀請,又回去了中國內地。

胡蝶再返香港已是1946年,拍了幾部片子之後宣布協助夫婿業務,沉寂至60年代,又回歸影壇為邵氏拍片,還得過第七屆亞洲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1966年拍完《塔裡的女人》便息影定居加拿大。她在居住香港以前拍的電影都是黑白片,去了香港以後隨著發達起飛的電影工業進入並走過「彩色時代」,對於她的職業生涯而言,何嘗不也是一種「換彩」?

胡蝶換彩。(圖:作者赫連擁提供)

「換彩」在這裡若不是以上意思,難道還能是換彩票嗎?曾隨口說說而無意被一位來自香港的朋友聽見,他看了看我收藏的畫片、得知是複製品後表示:如果真是這種「促銷」的話,他絕對換。

香港 加拿大 日本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