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被討厭 高情商的人這樣「Say No」
愈是好說話,愈會被輕視
盡量別急著答應對方的請求。假如一個人跑過來尋求你的協助,你就需要做出分析,這件事情對你而言困難與否?你們之間的關係是否可以到達幫助他的程度?當你做出決定想要幫助他時,記得別著急,先要說出自己的為難,幫他這個忙需要滿足一連串的條件。
在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後,不必著急答應,可以選擇考慮一段時間,再給他答覆,在他等待你回覆時,必定是充滿期待和緊張的,這時你的一個電話,表示雖然很為難,但是願意一試,就能讓對方對你的幫助充滿感激,並且印象深刻。
你愈是好說話,別人就愈不和你好好說話,做個好說話的人,不見得會被人重視,很容易就成了一個出力不討好的傢伙。即使給予別人幫助,也要適當表達出自己的難處,人性就是這麼有趣,讓自己不再那麼「好說話」,才能贏得朋友們的尊重。
不可忽視的討好型心理
《討好是一種病》一書中提到,習慣性討好他人的人,常常會覺得自己在盡力做「一個好人」,這恰恰是一種對他人認可的渴望,唯恐拒絕了對方,就會不被認可,這導致了認知的失衡,對自己過於不自信,過於強調了別人眼中的自己。
這類人認為,只有在不斷被別人需要,並且不斷滿足別人的需要時,自己的價值才會被體現,一旦不被人認可,自己就失去了價值,而這種觀念會讓人忽視自己自我價值的實現。
你是否想過,被你拒絕的人也許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失落?討好型人格的一個表現就是極度敏感,他們同理心強,能夠感知別人的痛苦,可是往往也會高估別人的痛苦。不好意思拒絕他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擔心自己對對方造成傷害,但事實上,被拒絕的人沒有我們想像中脆弱,有著敏感內心的人總是想得太多,這就造成了對對方的過度同情。
高情商的語言藝術
1. 直截了當場拒絕
直接拒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拒絕方式,直接並且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拒絕意圖,這種拒絕看起來比較堅決,甚至有點冷酷無情。這種拒絕方式在人際交往中很少被用到,但是在與陌生人之間卻十分有效,比如回絕廣告推銷、騷擾電話、保險推廣......等。
直接拒絕言語直白,不建議在和朋友相處時使用,因為這種拒絕完全沒有給對方留面子,對方無法心平氣和地接受。這種拒絕的堅決性,在拒絕廣告推銷時卻十分有用,因為你一旦表現出委婉和猶豫,他們會馬上變本加厲,給你帶來更多的推銷產品。
2. 委婉拒絕的表達方式
生活中,當別人向你發出請求時,一種是向你尋求幫助,一種是向你發出邀請,不論是哪種情況,他預期的是希望你能答應。這時如果遭到了拒絕,會給人一種「不給面子」的感覺,比起西方文化,東方文化中,長大的中國人更能體諒別人的感受,顧及別人的面子。因此在拒絕別人時,總是要先以道歉為開場白,然後明確地表達出自己的理由,最後即使自己沒能幫助對方,也要替對方想想辦法。
3. 換一種方式間接表達拒絕
語言之所以是一門藝術,在於它的千變萬化,形式萬千。特別是中國的語言藝術,委婉含蓄地表達真實想法,帶有間接性的暗示。我們來看看下面這組對話,體會一下這種表達技巧:
A:我最近真的是壓力太大了,買了房子、車子,榨乾了家裡所有的積蓄,還欠了銀行一大筆錢,孩子還得上學繳學費,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B:你真的很厲害,現在有車有房,我要是能像你這樣多好啊,我現在是一窮二白,啥都沒有,你就知足吧!
根據字面意思,A在向 B 抱怨自己壓力太大,手頭太緊,孩子上學的學費不知道怎麼去湊,但是裡面也包含著向B尋求幫助的意思,只不過表達得十分委婉。
B已經聽明白了A尋求幫助的內在意思,但是可能出於某種原因沒有辦法幫助A,索性就當沒有聽懂A的意思,直接根據A的表面意思,把A誇了一番,還建議他知足,並且又表示出自己一窮二白,如果A向他借錢,自己也無能為力,表面是在誇A,實際上表達的是一種拒絕。B假裝沒有聽懂A的話,就根據表面意思做出回答,這樣的拒絕完全不會讓對方沒有面子,自己也合情合理地把對方誇了一番,並且不會傷害到雙方的感情。
(本文出自《富蘭克林效應:沿用200多年,簡單又耐用的人際關係法則》,布克文化/ 陳允皓,未經同意禁止轉載。紐約世界書局購書專線:718-445-2665轉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