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椒魚來了」紀錄片 展現獨特精彩生命 27日明大放映

記者陳曼玲/明尼蘇達州-台灣連線報導

因為姓朱,小時候被取綽號,所以不喜歡豬,但後來卻從事學術研究台灣野豬,這是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朱有田教授的告白。朱有田後來因加入研究山椒魚的團隊,以追尋生命起源、有意義的科學研究為動機,結合在細胞分子研究的專長,詳實記錄台灣古老地理歷史的軌跡。

研究山椒魚對台灣有什麼重要性呢?朱有田說,根據台灣五種山椒魚的不同分布地區,從遺傳結構來算出遺傳距離與其共同祖先的形成時間,是推論台灣島嶼過去形成的重要證據。

朱有田說他先是研究哺乳動物或齧齒類動物,後來應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課長陳俊山的邀請,開始從事高海拔的山椒魚研究,因此認識已經研究山椒魚十多年的賴俊祥老師。

朱有田表示,山椒魚跟櫻花鉤吻鮭不同,牠們的棲地通常在車子到不了的地方,人員常要背著重裝,走個三天才到達樣區。另外,山椒魚研究冷門,研究經費獲得不易,花時間和勞力也不一定有結果。比起細胞分子研究還複雜,不僅要具備中高海拔採集研究的技能,回到實驗室後還得做DNA層次的分析。

朱有田剛開始跟著有經驗的賴俊祥做山椒魚研究時,心態很輕鬆。但自從2016年賴俊祥因上山研究發生墜崖意外過世後,朱有田對台灣失去賴俊祥這麼優秀的研究人員感到心痛,覺得自己有責任傳遞賴俊祥的對研究台灣物種、山脈地質歷史的偉大貢獻。

因此他與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呂光洋教授,以及研究人員方翔、鄭勝文、林佑竹等人完成賴俊祥的遺志。

2020年,朱有田的團隊終於觀察到台灣三種山椒魚的生長發育歷程,驚歎山椒魚的生命竟然如此獨特、美麗且精彩。

回首2002年嘉義林管處邀請呂光洋和賴俊祥,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進行阿里山山椒魚的大調查開始,2年後展開復育計劃並有初步結果。目前朱有田表示將來若能掌握山椒魚生長環境的溫度、濕度與生殖環境,可以異地圈養,

朱有田教授暢談研究山椒魚的甘苦,與失去研究伙伴賴俊祥的心痛遺憾。(記者陳曼玲/攝影)

朱有田與賴俊祥對山椒魚的研究歷程由麥覺明導演記錄拍成「山椒魚來了」紀錄片。明州的台灣線上圖書館已經購買版權,將在7月27日下午1時於明大Coffman Theater公開放映,免費索票請上網:https://tolib.org/event。

阿里山 明州 圖書館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