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問題致生產力降 北維年損逾80億

記者張筠╱維州報導

「北維州社區基金會」(Community Foundation for Northern Virginia)日前公布的報告顯示,心理健康危機(mental health crisis)導致生產力下降,新冠疫情後該問題加劇,超過一半的職場成人面臨不同程度的心理或情緒問題,北維州每年因此損失逾80億元。

該報告指出,自2019年至今北維州因心理健康導致的經濟損失翻了兩倍,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加劇此問題;2019年職場員工的心理和情緒問題造成北維州的生產力下降1%,換算成經濟效益,相當於少創造了21億元,而當年約有11%在職成年人表示有焦慮、或輕微抑鬱。

然而在新冠疫情期間,面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和情緒掙扎之民眾超過一半,到2023年5月,該比率達53%;不斷加重的情緒健康問題導致社會生產力逐漸下降,北維州因此每年可創造的潛在國內生產毛額(GDP)減少逾80億元。

過去三年內,全國數百萬人因心理健康問題退出職場,而失業不僅延滯社會發展,對個人和家庭成員也有諸多負面影響;該報告指出,勞動力減少導致各行業團隊必須想辦法補償人力損失,雇主要承擔招募、培訓新員工的成本,同時要保證企業運營,甚至要頂住社會經濟發展遲緩的阻力。

有些情緒壓抑的員工沒有選擇離職,但心理健康狀況不佳導致缺席、曠工、工作效率低、工作品質下降等問題,這同樣也導致企業生產力不足,職員和雇主都陷入困境;該報告指出,一名有情緒問題的員工會導致整個團隊生產力下降5%至13%,相當於一周少了二至五小時的工作。

喬治梅森大學(GMU)區域研究中心輔導主任華特斯(Keith Waters)說,服務業是受心理健康問題影響最重的行業之一,2022年該行業有近一半職員表示自己有焦慮、抑鬱的情緒問題,甚至威脅到身體健康,該領域當年因此損失23億元。

教育、衛生服務、商務交易、大眾運輸、水電等行業,也有近六成民眾情緒低落,導致生產力明顯下降。

華特斯說,若各行業生產力提升,將能為政府創造更多經濟收入,從而擴增政府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資源,「這將是一個良性循環,而啟動該循環的首要推力就是提升公眾對此議題的認識」,建立健康的職場環境也很重要,企業也應當提升對員工身心健康的關注,如此也能增強企業競爭力,防止勞動力流失。

心理健康 維州 疫情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