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普亭需要北京 普亭2度訪中 學者:仰賴中拋「經濟救命索」
俄羅斯總統普亭16日即將前往中國展開為期2天國是訪問,這是普亭半年多來第2度訪中,也是繼3月勝選連任、本月7日宣誓第5任期就職後首度出訪,對此德國柏林智庫「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主任陳寒士(Alexander Gabuev)在15日刊登於紐約時報的文章中指出,如今不光普亭需要北京,俄國也仰賴中國在經濟、教育、旅遊和文化上的助力。
陳寒士談到,歷經2年多俄烏戰爭,加之西方諸多制裁,俄國經濟和社會已然潛移默化,普亭個人需要北京聲援入侵烏克蘭,俄國也仰賴中國拋出的經濟救命索。
目前中國是俄國最重要的單一貿易夥伴,2023年俄中貿易額破紀錄達到2401億美元,較戰前增長6成以上;中國占俄國出口額的30%、進口額的40%。
西方國家一廂情願以為俄國離不開與歐盟貿易之際,人民幣已經崛起為莫斯科證券交易所交易量最大的貨幣和儲蓄首選。
陳寒士描述,俄國人日常生活更反映他們對中國商品的依賴。去年俄國售出的100萬輛汽車中,超過半數是中國製造。隨著曾經是俄國車業前段班的西方國家出走,現在該國排名前6位的進口車清一色來自中國,包含智慧型手機也由中國小米和德卡諾(Tecno),取代蘋果和三星。
另一方面,由於西方大學變得難以企及,越來越多俄國人考慮把孩子送到香港或中國的大學。去年中國解封後,當地俄國留學生達到1.2萬,幾乎是俄籍留美學生的4倍。
陳寒士認為,其中最顯著的差異莫過於俄國中產階級改變的旅遊傾向。現在莫斯科往返北京航班班次增加,價格也相對前往歐洲城市便宜。過去俄國中產階級周末觀光目的地的柏林,現在飛機票高出1倍。杜拜、伊斯坦堡逐漸取代歐洲旅遊城市,商務旅行則越發集中到中國、中亞或波斯灣地區。
再者,俄中不斷深化科學技術合作之外,中國對俄國的文化輸出也不斷增加,比如由國家發起的翻譯補助計畫,更形擴大中國出版品在俄國市場的版圖。
陳寒士說,中國文化不會一夕之間取代西方文化,可是由上而下的深刻變革,正在大幅影響且帶動俄國社會的發展方向。越來越多俄國人感覺中國是個無論在經濟或科技上都優於俄國的強權,由於與西方國家關係不容易恢復正常,俄國人的上述感受短期內不太可能改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