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會下周開 外界期待中再端一攬子增量利多政策

記者賴錦宏、陳宥菘/綜合報導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25日在美國透露,中國預計於11月通過法定程序後,公布備受關注的一攬子增量政策。而被指促成習近平同意放行刺激經濟措施的「關鍵人物」、副總理何立峰,則在28日會晤外企高層時,重申中國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歡迎各國企業深化合作。

新華社報導,中國14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2次會議將於11月4日至8日舉行,儘管目前已公布的議程未提及增發國債,但將審議國務院關於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

北京當局近期推出多項經濟刺激措施,財政部長藍佛安本月12日表示,將加碼財政政策應對房地產及地方債務等風險,但未披露具體規模,還有媒體引述消息指,官方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由於發債規模需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外界預期,11月4日至8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2次會議將公布具體資金數量安排。

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報導,廖岷是在華盛頓出席世界銀行暨國際貨幣基金年會期間,與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尚博共同主持召開中美經濟工作小組第6次會議時透露此事,報導稱此一攬子增量政策規模較大。

財新網早前表示,中國計畫在未來3年發行總值逾人民幣6兆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財政刺激措施,以促進經濟復甦,融資所得部分資金也會幫助地方政府解決表外債務。

華爾街日報指出,市場將這次會議視為宣布更多刺激措施以提振經濟的關鍵窗口。

「玉淵譚天」文章指出,9月以來,一些美媒解讀中國一攬子增量政策時總是盯著具體投資數額,一旦認為數字低於預期值,就對政策效力產生質疑,繼而產生政策效果或許會不斷減弱的判斷。專業人士稱,這次中美經濟工作組會期間,中方專門對美方的疑問和誤解作了正面解答,介紹了大陸一攬子增量政策的時間表與發力方向,其中更特別說明了力度規模的進展。

文章強調,要正確理解中國經濟形勢的走向,也不能只盯著數字,中國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不僅關注規模和力度,更強調政策的「質」,即其長遠影響和結構優化能力。

以支持地方政府化債為例,文章引述粵開證券研究院院長羅志恒指出,通過地方債務置換,拉長周期、降低成本,以時間換空間,地方政府得以騰出更多資金用於當期經濟發展和公共服務,如此可避免財政資金的低效消耗,同時緩解地方財政壓力,有利於減少乃至杜絕過去某些地方亂收費、亂罰款的現象,並優化地方的營商環境,對外資企業是大利好。

另據大公報報導,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28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英國怡和控股有限公司執行主席班哲明.凱瑟克。

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英國怡和控股有限公司執行主席班哲明·凱瑟克。(新華社)

何立峰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中國正深入貫徹落實中共20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歡迎怡和集團和各國企業繼續深化對華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凱瑟克則稱,怡和集團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和市場潛力,願持續加大在華投入,拓展務實合作。

財政部 國債 國務院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