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3D樂高版清明上河圖 創金氏紀錄 新添結婚隊伍
提起「清明上河圖」,這幅誕於北宋年間超過5米長的國畫手卷,早以其精細度深入人心。當這幅作品搖身一變,以積木形式再現,你還能認得出嗎?
香港唯一樂高專業認證大師洪子健近日攜手過千名年輕人,用樂高積木拼出了一幅全球最大的3D版「清明上河圖」,在香港完成了這傳世名畫由平面到立體的大創作,呈現北宋年間的風土人情。
這「幅」長26米、寬約1.78米,用了逾300萬顆樂高顆粒的「清明上河圖」,自5月時開始拼砌,9月23日在沙田新城市廣場由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現場核實結果,一舉打破世界紀錄。
洪子健形容,早在七、八年前了解很多不同文化的中國作品時,他就有將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作品用樂高詮釋出來的構想。
「清明上河圖」是平面的畫作,用立體的樂高拼出,需要填補很多空白。」洪子健說,比如畫作的背面是何種模樣,都需要融入創意和構思,從而把場景豐富起來。
他以作品中的城樓舉例指,在原畫中只有城樓的正面,其餘的視角都是空白的。此外,作品也並非死板地百分百還原,還在一些原畫不豐富的地方增添內容。「例如我們加入了一個紅色的結婚隊伍,約10人左右,來豐富情景,讓觀眾看得更加開心。」
而拼砌作品的過程亦是對中華歷史文化的一次回顧。洪子健指,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怎樣去還原歷史的顏色。「原畫的色彩是單一的,但樂高是七彩繽紛的。」因此,拼作品的過程,也是給歷史填色的過程。
在洪子健看來,香港年輕人的活力,和以樂高豐富色彩表現歷史名畫的形式十分吻合。許多年輕人負責完成作品中樹木等部分,洪子健只是給出了一個框架,剩下的交給他們自由發揮。也正因此,年輕人們拼出的樹木都無一相同,各自有各自的理解。
來自共創明Teen校友會的蘇同學、陶同學也參與其中。除了樹木外,他們還負責了牛車等物的拼裝,在盡情表現自我組裝作品之餘,亦一步步了解到了中國歷史,及「清明上河圖」作者張擇端所屬朝代的相關知識。而畫作上的風土人情,從路邊的建築,到酒樓裡吃飯、飲酒、看戲的人,北宋年間的繁榮景象和由此延伸出的人文故事,都令他們記憶猶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