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拆30年後 港人仍懷念九龍城寨

充滿港式「暴力美學」的「九龍城寨之圍城」上映,適逢九龍城寨清拆改建30年,至今仍有不少港人懷念城寨的風雲歲月與人情冷暖。
文匯報報導,電影耗資5000萬港元,在蠔涌、元朗分別搭出城寨實景,將消失30年的九龍城寨民生聲色復現於大銀幕,在搭景過程中,不少曾在城寨居住過的電影人都提供不少寶貴意見。導演杜琪峰從小在九龍城寨長大,很多鄰居都是幫派分子,他曾回憶說:「如果有警察抓你,你跑到九龍城寨裡就沒事了。他不會下去的。」另外,秦沛、姜大衛、爾冬陞三兄弟也曾在九龍城寨成長。
據報導,香港影史上以九龍城寨題材拍攝的作品有幾十部,包括在1980年代於城寨內取景的電影「跛豪」、「省港旗兵」、「城寨出來者」、「重案組」等,其中「重案組」獲准在拆卸前的城寨拍攝,是最後一部在城寨實地拍攝的電影。
聚黃賭毒 人口密度冠全球
說起九龍城寨的歷史,要追溯到15世紀,當時被明朝官員徵用,1668年至約1810年,區內先後建起一座塾台與一座砲台。1841年英國占領港島後,此區域在中國海岸防衛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1846年11月至1847年5月,這裡又築起一座由石牆、6座瞭望台、4道城門構成的,面積約2.6公頃的城寨。城內主要有衙門、火藥倉、士兵營房等,駐兵也漸漸由起初的250人,增至1899年的500多人。
1941年至1945年日占期間,城寨的城牆被拆,石塊用於擴建啟德機場。二戰後,城寨逐漸成為黃、賭、毒聚集場所,同時成為龍蛇混雜的罪惡溫床,以及廉價無牌牙醫診所的聚集地。1987年港英政府決定清拆,到1994年清拆完成,城寨現時已化身為九龍寨城公園,成為目前香港唯一真正遺留城寨遺蹟的地方。
報導稱,九龍城寨的壽命從1847年至1994年,曾被形容為一座「無政府狀態」的圍城,6.5英畝(2萬6000平方米)的面積,有多達20至30條街,根據華爾街日報的估算,九龍城寨在拆毀前約有3萬多名居民,估算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200萬人,幾乎是當時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
「九龍城寨之圍城」有這樣一句話:「在城寨,只要肯做,沒有什麼是賺不到的。」在城寨中,吃如蛋撻、燒賣、叉燒飯,生活如理髮、看病、雜貨舖樣樣俱全。而電影中黑幫大佬也要做理髮正職的設定,亦折射出城寨罪惡叢生背後又充滿人情味的暖調背景。
另據中新社報導,「九龍城寨之圍城」下檔後餘熱不滅,香港國際機場特別以1比1還原電影多個經典場景。
香港機場 重現電影場景
在機場接機大堂內,旅客甫抵就會被高約6.5米的雙層舊建築,以及巨大「九龍城寨」霓虹燈牌吸引,然後可見龍捲風(古天樂飾)的理髮店、街坊聚頭的七記冰室、售賣懷舊零食的「士多」、縱橫交錯的小巷,以及路旁收買二手電器、收音機的小店等,香港的獨特風貌盡現眼前。
來自上海的旅客戴小姐看到展覽後,還未到市區已開啟「打卡」模式,她說,「九龍城寨之圍城」是自己近年最愛的電影之一,不僅演員演技在線、情節緊凑,而且打鬥精采,這部電影也重燃了她對香港旅遊的嚮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