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小恐龍足跡化石現身中國 單腳長度僅1至3厘米
中國科研團隊近日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臨夏世界地質公園內,新發現一組五枚小型恐龍足跡化石。經專家初步判斷,這組化石為白堊紀時期的微小型恐龍足跡化石,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小的恐龍足跡化石之一,單枚足跡長度大約1至3厘米。對照以往類似發現,表明微小型恐龍在同期可能有更大的分布,具研究重要意義。
據新華視點報導,這次是由黃河三峽大景區管委會恐龍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發現,由於近期持續降水,恐龍博物館工作人員在地質公園內一處剝落的岩體表面,發現了一組五枚恐龍足跡化石,單枚足跡長度大約1至3厘米。
恐龍專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初步判斷,這組化石為白堊紀早期的微小型恐龍足跡化石,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小的恐龍足跡化石之一,也是首次在中國西北發現微小型恐龍足跡化石。「新發現在科學研究和科普上都非常有價值,通過這些化石,我們可以從另一個維度來了解恐龍的小型化,恐龍小型化是恐龍演化為鳥的要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演化事件」。
邢立達並表示,「白堊紀時期的微小型恐龍足跡化石最早於我國四川盆地發現,後來在我國山東省、南韓等地也陸續發現過。近日在臨夏的新發現,很可能表明這類足跡在同期有更大的分布,對研究這些區域的生物地層學、地質年代和恐龍多樣性都有重要意義」。
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科研人員陸續在臨夏州永靖縣發現了總量2000餘枚的劉家峽恐龍足跡化石群,該足跡化石群分異度高、保存清晰且多層位出現。
邢立達介紹,通過觀察發現,新發現的微小型恐龍足跡的造跡者速度不快。「這一地層岩面有很明顯的波痕構造,說明微小型恐龍足跡造跡者是在水邊活動,還有很多水鳥足跡化石跟它在一起,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組合,跟我們在其他幾個地區的發現是一致的」。這些足跡不僅能反映恐龍日常的生活習性、行為方式,還能解釋恐龍與環境的關係。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