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點餐強索消費者個資 北京店家被判侵權
「不掃碼就不能點餐?」近年來,掃碼點餐服務在餐飲行業迅速興起普及,有民眾發現店家藉掃碼程序索要消費者信息,並且消費者無法刪除儲存在商家處的個人信息。有消費者因此將商家告上法庭,法院判決認定商家變相強制獲取消費者個人資料,構成侵權,需賠償5000元(人民幣,下同)。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2021年7月,北京市民孔某至某餐飲公司用餐時,店員未告知孔某可以人工點餐,孔某透過前述手機掃碼方式進行了點餐並結帳,在這一過程中,孔某被注冊為某餐飲公司的會員。孔某發現,其取消關注「某餐飲公司」微信公眾號後,仍是某餐飲公司的會員,前述個人信息仍存儲在某餐飲公司處,孔某無法自行刪除。
報導指出,要在該餐飲公司點餐,須用手機掃描店內二維碼關注「某餐飲公司」微信公眾號,授權商家獲取消費者的微信昵稱、頭像、地區、性別、手機號碼等信息,進行線上點餐;若不同意授權商家獲取前述信息,則無法進行線上點餐。
孔某認為,該餐飲公司設置的掃碼點餐方式強制獲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且消費者無法自行刪除儲存在商家處的個人信息,遂將某餐飲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個人信息權益的行為、告知個人信息處理情況、賠禮道歉並賠償相關損失。
北京三中院經審理認為,服務人員未告知孔某可人工點餐,誤導其以為只有掃碼點餐一種服務方式。而某餐飲公司自行設置的掃碼點餐程序要求孔某必須關注商家微信公眾號,並授權其獲取孔某的相關信息,屬於變相強制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故某餐飲公司構成侵權。
考慮到某餐飲公司的行為並未造成嚴重後果,並在本案一審判決作出後刪除了其存儲的孔某的個人信息,故法院判令某餐飲公司通過書面方式向孔某進行賠禮道歉。
綜上,北京三中院判決:某餐飲公司停止侵害孔某個人信息權益的行為,刪除收集的孔某個人信息;將處理孔某個人信息的範圍、方式向孔某進行書面告知;就侵害孔某個人信息權益向孔某進行書面賠禮道歉;賠償孔某公證費用5000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