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絲」代「絨」 央視揭南通羽絨服騙局 「不保暖恐致病」
在中國有「紡織之鄉」之稱的江蘇南通市,「假羽絨製品」氾濫,官媒央視揭露當地企業以「絲」代「絨」,販售填充偽劣品的假羽絨服、羽絨被,成本相差一倍以上。專家指出,「飛絲」填充羽絨服不保暖且缺乏高溫消毒,可能會致病。
所謂「飛絲」,是指在羽絨加工過程中,從羽毛上脫落下來的單根短絲。央視財經節目「財經調查」暗訪南通電商發現,一些網售低價羽絨服存在填充物造假的情況,為了控制成本,以「飛絲」冒充「羽絨」,並偽造質檢報告。
報導說,同樣一款外觀的羽絨被,充90%羽絨,成本800元;充「高絲」,成本只要400元。用「飛絲」冒充「羽絨」已成當地市場「公開的祕密」,這些不達標的假羽絨被除了被消費者買回家中,也會流向飯店、民宿等場所。
直播主透露,用「絲」取代「絨」,成品在外觀上幾乎難以辨別,手感也極為相近,為了避免消費者發現破綻,他們賣的被子僅一格填充羽絨,其他全都是絲;而標明絨子含量的檢驗檢測報告、羽絨充氣標,也是他們成批採購來的,一套成本僅1元至2元。
羽絨服產業同樣充斥亂象,有商家把合格羽絨服的檢測報告用在不合格的產品上,為了牟取利益還「分倉」發貨來躲避監管,監管嚴的地方就發好貨,監管不嚴的地方就發「充絲」的。
在央視報導之後,南通市場監管局發布通報,已連夜針對相關違法行為進行查封扣押、立案查處。
第一財經報導指出,南通假羽絨服並非個案,11月初,浙江湖州市織里鎮公安搗毀一個生產、銷售偽劣羽絨服窩點,涉案企業用「粉碎毛」來生產羽絨服,以降低成本。
報導說,粉碎毛、飛絲材料是由鴨、鵝毛的邊角廢料粉碎以後成為絲絨狀,生產成羽絨製品後保暖效果差,還存在致病風險。央視記者更直擊工廠生產過程中充滿粉塵,現場工人須配戴專業面具,避免粉塵吸入體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