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楊振寧恩怨解密 諾貝爾「排序之爭」讓他們決裂半世紀

中國新聞組/整理

李政道與楊振寧1957年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兩人於1940年代末開始合作,共發表32篇論文。合作在1960年代初終止,兩人從此分道揚鑣,成為華人學術界的憾事。

楊振寧與李政道在普林斯頓。(取材自新華網)

2009年12月10日,學術大師季羨林之子季承執筆的《李政道傳》首發。季承曾為李政道助手12年,在全書30萬字的篇幅中,季承全面系統地披露李政道與楊振寧決裂半世紀的學術恩怨內幕:名字排序之爭。

百度百科顯示,季承坦言,「我寫他們的恩怨,是抱著客觀的態度寫歷史,歷述事實,不偏不倚,不做結論」。對於這段恩怨,楊振寧和李政道都深以為憾,但各執一詞。

楊振寧雖然認為和李政道友情的永久破裂是他一生的遺憾,但是他最先對外公開事實真相。楊振寧還曾引用蘇東坡與其弟詩「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來生不了因」,來表達他對蘇軾兄弟情誼的羨慕,他說:「很遺憾,我和李政道沒能做到這點。」

2003年7月李政道曾公開發表一封信,「我和楊振寧的分裂,無疑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很大的悲劇,但它是事實,無法回避」。同時對真相作了公開說明,「我和楊振寧爭論的主要焦點是:在1956年我們合作發表,1957年獲得諾貝爾獎的論文中,有關宇稱不守恆的思想突破是誰首先提出來的。」

亦師亦友 合作32篇論文

楊振寧比李政道年長四歲,在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獲得碩士學位後,1945年赴美留學,很快成為同學口中的「天才」;一年後只在國內讀了兩年大學的李政道也去了美國,很多物理根基是楊振寧幫他打下的,早期兩人的關係是「亦師亦友」。

1951年秋,他們寫了兩篇統計力學論文,首次給出了不同熱力學函數的嚴格定義,引起了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重視。但是,論文署名次序讓二人產生裂隙。李政道決定不再和楊振寧合作,他離開普林斯頓,1956年,29歲的他成為哥倫比亞大學最年輕的教授。

一件偶然的事情,使二人恢復合作。1953年,楊振寧曾去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工作一年,和米爾斯合作發表了一篇論文《同位旋守恆和同位元旋規範不變性》,提出了十分有名的楊-米爾斯規範場方程。

但是,當時李政道對這篇論文的出發點是否正確持嚴重懷疑。楊振寧到哥倫比亞大學來看李政道時,李把他的看法告訴了楊。經過激烈的討論,楊同意了李的意見,共同署名以「李前楊後」發表了新論文。

宇稱不守恆的發現,被譽為20世紀物理學中的革命。1957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李政道和楊振寧。

《李政道傳》稱,當他們到了斯德哥爾摩,楊振寧忽然提出,授獎時他希望能按年齡順序在李政道之前受獎。受獎次序也影響了兩人夫人在晚宴時進場的順序。

李政道對此大為驚訝,不同意這麼做。後來,楊振寧去求李政道夫人秦惠箬。在秦惠箬的勸說下,李才勉強同意。

紀念愛因斯坦逝世50周年,世界物理年紀念大會1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拉開「世界物理年在中國」系列紀念活動大幕。共同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獎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左二)與楊振寧(右一)一起出席了大會,為了避免尷尬,兩人中間仍隔著其他人。(中新社)

外界認為,楊振寧與李政道之爭的關鍵問題是,誰第一個提出宇稱不守恆的思想,誰的貢獻最大。而楊振寧、李政道親密關係的正式破裂,其導火索在於1962年美國《紐約客》雜誌的伯恩斯坦的文章《宇稱問題側記》。這篇文章講到兩人如何研究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問題而得到諾貝爾獎的經過。

本報系聯合報報導,李政道後來在文章中談到此事時說,楊振寧要求在題目、諾貝爾宣布得獎及領獎的時候,「他希望他的名字在我的前面」,而且文章中提到「李和楊寫了…」的時候,要改為「楊和李寫了…」。

如同婚姻破裂 兩人皆苦

另一本由台灣媒體人江才健在2002年出版的《楊振寧傳》提到,兩人在1962年4月18日有一次長談,楊振寧說當時他們兩人都哭了,「這是一個感情獲得宣洩的歷程,我們都感到一種解脫後的暢快」;李政道則提到楊振寧對兩人合作論文的排名順序十分煩惱,「因此我建議我們以後不要再合作了」。

1998年香港電視台拍攝的楊振寧專輯中,楊振寧談及此曾說「我們兩個人的關係,有的時候比我們和我們的太太之間的關係還要密切……這樣深厚的一個關係,在破裂的時候,我想跟一個婚姻的破裂,是在同一等級的痛苦。」

李政道 諾貝爾獎 哥倫比亞大學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