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來了沒?」中拚生育率 催生電話call不停
為達到長官要求,中國基層官員近年在催生、催婚相關政策執行上,出現一些令人疑惑又匪夷所思的舉動,被網民戲稱政府現在連百姓的精囊和子宮都不放過了。而這「重量不重質」的急就章,對國家人口大計是好是壞,值得觀察。
中國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政府想盡各種辦法向民眾催生,但儘管祭出各式育兒補助、生育休假制度等方案,似乎都難抵擋整體「不想生、不敢生」的趨勢。近期中國社群網路上又出現許多話題討論,有民眾稱接獲「街道辦」電話,直接詢問自己的月經經期、有無生育計畫等問題,這些「社區催生電話」引起了中國民眾的反感。
據聯合新聞網「轉角24小時」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3年全國總人口數為14億967萬人,相比2022年減少了208萬人,已經連續2年呈現人口負成長趨勢。2022年末時的統計,總人口數年減85萬人,是中國自1961年以來首次出現負成長。這意味著從2021年以來推行鼓勵生育的三孩政策欠缺成效,少子危機也迫使中國更加緊生育政策的推行。
衛健委出實招、硬招
中國國家衛健委還在2022年時,針對低迷的生育率要「推出一系列配套支持措施,出實招、出硬招」,結果在近2年多來,許多民眾等到的實招、硬招是「催生電話」。
「喂,您好,請問上次月經什麼時候?有沒有生孩子的打算?」有中國網民在社群上分享,最近接獲「街道辦」打來的電話,突然被對方詢問自己的月經周期,還被詢問近3個月有沒有生孩子的打算,對方稱「我們這3個月每半個月給你打一次電話」,還詢問其家中有無飼養寵物,並表示「養狗對生孩子這不好那不好」。
「真的不是個案,我30+沒結婚都問我啥時候結婚,有沒有生娃打算啊?問一堆。我直接說:謝謝關心,我不婚不育。她說:你要有大局觀,還是要結婚生子,響應號召。我一聽就毛了」,這位網民說。
網友怒回:不喜歡上床
這些說法被媒體「網易新聞」於2024年10月20日統整成一篇文章,題名為「新任務?大量女性自曝收到街道辦催生電話,上來就問月經是幾號」,引發許多網民的議論。
無獨有偶,看到報導後有不少女性網民紛紛表示,過去都有接過類似的電話,還有社區會主動給女性發放備孕用的葉酸,有網民在收到催生電話後非常生氣,主動告知對方「因為我不喜歡做愛」,讓對方一時語塞;還有網民表示自己老家的居委會每個月至少打一次電話,上來就是很冒犯的詢問懷孕了沒有,她把電話封鎖了之後,對方就改成開始去電詢問她的老公。
目前難以考證這些催生電話最早是從何時開始執行,不過從中國網路社群的討論紀錄來看,在10月份「網易」報導之前,9月時在微博上就有過不少相關話題。
一名微博網民「南瓜崽崽呀」9月18日寫道:「現在的社區催生電話真的很讓人反感,我已婚接到電話就不說了,我閨蜜未婚,連男朋友都沒有,打電話催人家生孩子是不是有病?社區人這麼愛生自己多生幾個。我說不生還喊我快點生了不然影響生二胎年齡,是不是有病啊我請問」。
街道辦 變催生大軍
令人反感的不只是催生電話本身,還有打電話的街道辦。對有經歷過中國一胎化政策、管控計畫生育時代的人而言,街道辦從過去嚴厲追查超生、到現在又配合中國政策搖身一變成為催生大軍,角色任務有完全不同的翻轉。
報導指出,中國過去長年實行人口管控的一胎化政策,2015年放寬、改為鼓勵「二孩政策」之前,街道辦的任務是負責不斷推進執行計畫生育,會追著各個已婚婦女繳交體檢報告,甚至對於戶籍設在本地、人在外地工作的人,也會要求對方上交「未孕報告」,還要配合公安和地方醫院,將超生的孕婦做引產手術等。
一胎化從1979年推行到2015年正式放寬的36年間,甚至還出現過若超生的孕婦交不出超生罰款,肚子裡的孩子不管幾個月都會被直接打掉的極端案例。
就在今年9月,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報導了中國國家衛健委副主任于學軍的發言,他表示「引導年輕人『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婚姻、生育和家庭』,呼籲共同承擔養育責任。這將有助於培育『新的婚姻和生育文化』」。
根據中國官方數據,2024年上半年,中國的結婚數量降至2013年以來最低。在中國政府的認知中,「結婚」和「生育」兩件事連成一體,因此鼓勵年輕人結婚就能鼓勵年輕人生育。但這樣的做法顯然無法回應中國社會的發展現況。生育成本的提高、職場對婚育女性的隱形歧視、以及中國日益嚴重的性別矛盾對立,在在讓中國年輕人不想生、不敢生。
而這個討論多年的議題,在近期的10月17日,衛健委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發布消息表示,中國人口和家庭狀況抽樣調查進入組織實施階段,將全面分析「中國民眾不願生、不敢生」的原因,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勵措施。
然而這份看似嚴肅認真的調查消息,卻也被質疑根本就是「明知故問」,遭到了大量網民吐槽:「這還需要分析調查嗎?不想生的原因你們心裡沒點數嗎?」
催婚套路「多到像詐騙」 公園變登記所
中國政府不僅「催生」方式奇葩,在低迷結婚率下,「催婚」招式也令人嘆為觀止。2024年10月23日,民政部在一場發布會上表示,為激發民眾對美好婚姻家庭的期待,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將婚姻登記機關設置在公園等有標誌性意義場所,育好「甜蜜林」的優美環境。消息一出,立刻來大批網民吐槽:「開在酒店辦完事後直接登記效果更好」,「套路多到像在詐騙」。
據極目新聞報導,為集中展示5年來民政事業發展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10月23日,民政部舉行「民政這五年」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朱玉軍表示,5年來,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群眾所需所盼為突破口,銳意進取、改革創新,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民政發展四路並進
其中,一是育好「甜蜜林」,婚姻管理服務更加優化。聚焦群眾對美好婚姻家庭的新期待,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助力婚姻家庭更和諧、更美滿。
做法及成效包括:穩步推進居民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先後分兩批部署開展試點,已有21個省份可以辦理相關業務,覆蓋全國總人口的78.5%。截至2024年9月底,全國累計辦理婚姻登記「跨省通辦」41.6萬對。積極發揮婚俗改革試點先行先試、示範帶動作用,當前全國已創建各類婚俗改革實驗單位1800多家。
此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將婚姻登記機關設置在公園等有標誌性意義場所,為當事人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最優美的環境。目前,全國已有各類公園式婚姻登記點270多處。
同時,全面推進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設立輔導室的已達90%以上;並積極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創新優化婚姻家庭服務,「簡約而不簡單、浪漫而不浪費」的新時代婚俗禮儀愈來愈受到年輕人追捧,文明健康婚俗風尚正在加快形成。
二是做好「解憂事」,殘疾人福利多點突破。著力在健全兜底性、基礎性殘疾人福利制度上下功夫,持續健全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殘疾人福利事業取得積極進展。進一步落實完善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目前已惠及1189.4萬困難殘疾人和1611.4萬重度殘疾人。各地深入開展「精康融合行動」,設立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部級試點項目等。
三是辦好「身後事」,殯葬工作取得明顯進展。以殯葬行業公益屬性為導向,不斷建立和完善殯葬法規政策,推進和深化殯葬改革,強化殯葬服務保障。不斷完善殯葬管理相關標準規範。重點推進縣級火葬區的233個殯儀館「空白點」建設。全國共投入資金約178億元(人民幣,下同),建成公益性公墓約1.68萬個;投入資金約60億元,建成公益性骨灰堂3350個等。
四是撐起「安全傘」,救助管理能力全面提升。緊緊圍繞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救急難的工作要求,不斷加強和改進工作體制機制,全面提升救助管理服務水平和質量。5年來,累計救助各類臨時遇困人員435萬人次,幫助7萬餘名受助人員成功尋親,有效助力了社會和諧、家庭團圓。還針對服務對象需求,開展就業指導、法律援助、心理諮詢等多元化的服務等。
這場發布會的成效展示在微博上引發熱烈討論,不過網民們的焦點幾乎全在「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將婚姻登記機關設置在公園等有標誌性意義場所」上,相關話題還衝上了微博熱搜。有網民肯定政府在「催婚」上的用心,因為連結合多地公園出現的相親角,「在公園設婚姻登記處」這招都想到了,但問題是,會去公園相親角的大都是未婚青年的爸媽,要如何現場辦結婚登記?
網吐槽:酒店效果更好
網民紛紛留言吐槽:「開在酒店辦完事直接登記效果更好」,「哈哈哈哈!笑話來了!」,「乾脆每個小區門口都設一個吧」,「就地指認成親?」,「相親完直接登記」,「約會逛公園順便把證給領了」,「建議設在醫院產房門」,「作者應該去醫院檢查一下」,「實施憑結婚證進出小區吧」,「河南『王婆』說媒現場設一個」,「設個流動服務點就行,公園廣場舞大媽大爺看對眼了,激情暢舞之後攜手進去登記,一步到位」。
也有不少網民批評政策是「形式主義」,「套路多到像在詐騙」,「愈來愈瘋狂了」;也有網民建議把婚姻登記處設在菜市場,「買雞蛋領結婚證免費」,或是整理全國各地的核酸採集屋做為「相親屋」或婚姻登記處,又不用花錢。
中國結婚率究竟有多低迷?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有343萬對新人領證,較去年同期減少了不少。去年全年為683.3萬對,創下了1986年以來的新低。2024年一季度,全國結婚登記196.9萬對,較2023年一季度減少了17.8萬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