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版收藏秋色…低成本休閒 年輕人流行「撿秋」

中國新聞組/整理

前言

隨著「花小錢辦大事」觀念盛行,低成本的休閒活動正成為新趨勢。在秋天,中國多地興起「撿秋」熱潮,年輕人撿拾落葉、果實,將自然之美作為收藏或手作材料;也有年輕人著迷體驗各式才藝課裡,僅需花少少零錢就能學習烘焙、繪畫等,意外的成為豐富周末的新選擇。

11月,中國各地限定版醉美秋色「上線」,「撿秋」熱潮正在年輕人中悄然興起。不僅上海,北京、廣州、南京、杭州等城市的年輕人都流行秋天去戶外「撿秋」。他們將這些撿到的植物用作收藏或製作手工,希望將秋天的記憶珍藏。甚至有人在出發前,便會準備好竹籃、編織袋、鑷子、手套等操作工具。

果實樹葉 手作材料

青春上海報導,網友花椒鹽家在上海松江,她分享了周末在辰山植物園的「撿秋」體驗。在園內邊走邊撿,最後帶回了欒樹、廣玉蘭果實、橡果、柏樹葉、杉樹葉等各色植物。

花椒鹽喜歡自然,自家房子裡種養了繡球、球菊、天竺葵、牽牛等花草。她也喜歡各種櫟樹的橡果,因為可以聯想到宮崎駿的動畫電影《龍貓》,這是她最喜歡的動畫片之一。回家後,她將撿來的果實和樹葉冷凍、殺蟲、風乾保存起來,並描述這些植物是「一盤子秋天的味道」。

落葉被做成書籤。(取材自小紅書)
「撿秋」的成果被做成手工製品。(取材自小紅書)

除了郊區的植物園,市民遊客們也可以在上海市中心感受到大自然的氛圍。今年9月,上海世博文化公園實現全園開放。據悉,公園內的雙子山種植有7000多棵喬木,占地30萬平方米,是上海最大的人造山體。

今年秋天,網友Edgar特意花了一下午去上海世博文化公園「撿秋」,收穫了一紙盒子植物果葉,其中有一堆橡果,紅槲櫟居多,還有無患子、欒樹和玉蘭果夾。

作為一名生態學專業畢業的學生,他平時都是走到哪撿到哪。他認為上海雖然是城市,但由於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很多南北方的樹種在上海都有,因此平時能撿的東西就不少。

欒樹肖像 按顏色排列

科普博主遲夏敘介紹,自己從2023年開始收集果實,大部分是在杭州植物園撿拾的落果,包括廣玉蘭、麻櫟、油松、銀杏等常見落果,還包括杜若、石蒜、美人蕉、花櫚木等不常見的植物果實。

他收集的植物中,欒樹是城市栽種的行道樹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撿拾後可作為收藏,也可用作插花、手工製作。遲夏敘將自己撿拾的欒樹果實處理後,將欒樹果實按顏色排列,用手工草紙和相框製作了一張「欒樹肖像」。

科普博主製作的用手工草紙和相框制作了一張「欒樹肖像」。(取材自小紅書)

來自雲南麗江的科普博主阿羊大學報考了園林專業,她2022年開始收集種子果實,當時偶然收到「種子博物館」這本書,便開始照著書收集種子果實。

阿羊打算將書裡的種子收集完。她信心滿滿地說。目前可能已經有幾百種了。

網友收集的種子盒。(取材自小紅書)

圓圓果實 變各種首飾

秋天「撿秋」這項戶外活動也在重慶流行起來。

上游新聞報導,00後重慶姑娘山姜目前在重慶市內某大學上大四,她從三年前開始「撿秋」,並且對各種植物有所了解。最開始的時候,她是入坑押花,後來又喜歡上了收集各種植物葉子和果實,開始與同樣喜歡植物的小夥伴們一起「撿秋」。因為每個地方的植物不一樣,她們還會通過互聯網與外地愛好者交換。

80後的彈簧草則是今年才開始愛上「撿秋」,透過朋友的影響下開始收集各種果子。「這些果子圓滾滾,萌萌噠,真的很可愛。我還看到有人把果實做成裝飾品和項鍊髮夾等首飾,與當下流行的森女風好搭。」

重慶的秋天有哪些果實可以撿?山姜和彈簧草一起,來到了植物資源豐富的縉雲山。

無患子的果實。(取材自上游新聞)

一路上遇到了縉雲甜茶、薄果猴歡喜、短刺米櫧,大葉木蓮,還有果實酷似小號荔枝的黑毛四照花等等各種植物的果實,不一會兒她們就裝滿了隨身攜帶的袋子和瓶子。

「撿秋」要想收穫豐富,首先要有足夠的植物知識,另外要熟悉這些植物的生長地點,還要有足夠的體能。

山姜提醒,各類撿來的種子容易生蟲,撿回家經過消毒清洗處理後,應先放入冰箱冷凍至少半天,然後拿出在陰涼處通風處風乾,不要暴曬。網上有不少網友分享葉子、果實等製作的手工作品的教程,可以將撿來的葉子、果實製作成工藝品,「留住秋天」。

繪製路線 秋天全打包

「我在嶗山撿到了一大包秋天…」,在社交平台,許多網友分享了自己在青島「撿秋」的經歷和照片。

半島都市報報導,網友分享的撿秋地點多為八大關、中山公園和青島植物園等。還有熱心的網友整理出了「撿秋路線」,列出了松果、橡果、板栗的撿拾地點。網友分享的照片裡,有毛蕨、玉蘭、黃楊、銀杏、青楓、梧桐等落葉,還有橡子、松果、板栗、天竹子等果實,組成了一幅秋季限定的圖畫。

遊客撿拾的松果。(取材自肇慶融媒體)

探訪青島植物園,儘管已是深秋了,但這裡綠意不減。園內的遊人或漫步或坐在板凳上小憩,近距離感受秋日氣息。板栗樹和橡樹枝繁葉茂,不少果實已陸陸續續掉落。經常來植物園的市民李先生說,最近有很多人來撿樹上掉下來的葉子和果子,周末也有家長帶孩子來撿。

市民夏女士表示,這些掉落的果實和樹葉,擺在那兒也很好看。「今天天氣很好,正好就帶孩子出來通通風,認識一下秋天的果實,感受一下秋天的變化」。

帶動旅遊 分享不傷秋

「今天路過這裡,撿了一些落果和葉子,拍了照片,這也是秋天限定,再去八大關看看。」遊客楊女士分享,去找果子和撿的過程很開心,只撿自然掉落在地上的樹葉和果實‌,把果子留給小松鼠了。「撿秋不傷秋,不採摘和過度撿拾嘛」。

女生正在尋找落掉地上的果實。(取材自上游新聞)

中新社報導,隨著「撿秋」的流行,許多旅遊目的地開始推出以秋天為主題的遊玩攻略,不少商家企業也將目光投向時令經濟。

在大眾點評筆記頻道,「賞秋」相關筆記攻略數近兩周環比增幅接近170%,遊稻田、賞紅柿、找桂花、民俗曬秋、古建尋秋等各類賞秋新玩法引發用戶熱議。

網路平台上,江蘇面向長三角等地發起「你來江南撿秋了嗎」秋日美景徵集令,邀大家分享身邊的秋韻;江西上饒「曬秋」話題正式上線,網民共享秋日豐收盛宴;安徽黃山正重點打造秋賞、秋曬、秋攝、秋嬉、秋食、秋宿6類秋季產品。  

各地文旅借秋出圈,山東推登高賞秋、山野觀星、田園覓秋等5個最具秋季儀式感的場景,讓遊客體驗秋季之美;在甘肅省隴南市,千年銀杏樹成為遊客的新寵,民宿產業在以銀杏為主題的鄉村旅遊帶動下發展迅速。

廣州呈現出一派秋天的景色,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外出「撿秋」、親近大自然。(中新社)

「撿秋」是指在秋天時節,人們走到戶外,撿拾落葉、果實等自然元素,以此來親近大自然、感受季節變化,記錄分享秋天美好的活動。(取材自深圳微時光微信公眾號)

植物園 博物館 甘肅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