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以稅引商 按下暫停鍵

記者林宸誼、謝守真/綜合報導

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打破地方保護主義,自8月1日起,中國施行「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當中備受關注的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或國務院批准,地方政府不得「給予特定經營者稅收優惠」,這代表盛行已久的地方「以稅引商」模式按下暫停鍵。

以往各地政府青睞的「稅收優惠」式、「獎勵補助」式招商引資開始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資本招商」和「股權招商」模式。學者和台商認為,這些「稅收優惠」會慢慢消失,但建立一個穩定的統一大市場,優化營商環境,讓台商與其他中企能夠站在同一個起跑點上。

目前包括上海在內的60個左右的地區,已經清理廢止違規公布的稅收返還優惠政策。中經院第一所助研究員王國臣指出,由於外資進入中國在減少,各地方的招商引資只能往其他省份去挖牆腳,於是似乎又回到了過去諸侯經濟時代,進而產生亂象,這當然是違背中國中央所提倡的「全國統一大市場」。

同時,王國臣指出,今年中國政府稅收減少,財政面臨困難,地方政府面臨前所未有的增加收入壓力,已要求上市公司補繳1990年代的稅款,引發「倒查30年稅務」,台商也需自我檢視,「寧可從嚴小心」。

上海台商協會副會長、高朋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蔡世明指出,這麼多年下來,能夠真正留下的台商,都不是靠地方的稅收優惠,而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次公布『公平競爭審查條例』,長遠來講是件好事,建立一個穩定的統一的大市場,優化營商環境,讓台商與其他中企能夠站在同一個起跑點上。」

濟南台商協會會長、濟南大自然新材料(材料-KY)董事長王克璋認為,台商還是要回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你去跟人家談那些優惠、補助也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蔡世明觀察到,現在地方招商已出現「資本招商」和「股權招商」模式,包括廣東、安徽等地已經在進行相關嘗試。「新創企業本身資金不多,且需要一段研發的時間,但是如果政府能夠扮演類似天使投資這樣的角色,以類似基金的形式投入,不會因為今天可能就市長或市委書記換人,然後政策就變了,這對政府和企業來說是雙重保障。」

國務院 投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