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僑領:范士丹為華埠戰鬥 保護低收入住房

記者劉先進、楊逸辰、王子涵/舊金山報導

前金山華埠華協中心(CCDC)行政主任方小龍(Norman Fong)表示,范士丹辭世,讓人頗為悲痛。她屬於中間派,不偏左也不偏右。以前其他市長某種程度上忽視華埠需求,而范士丹是最關心華埠的市長之一,不只有口頭承諾,還做出實際行動,為華埠的權益戰鬥。

她幫助華埠新建國際旅店(I-Hotel),保護低收入住房,保護華埠Kearny街不受開發商的蠶食,「也保護了華埠。」

方小龍回憶,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當時的金融區將擴建,並接管華埠的Kearny街。而金融區的建築相對較高,若開發公司接管這條街,附近有大量高樓大廈,華埠會像三明治一樣夾在中間。「金融區越近華埠,華埠歷史建築被拆除的可能性越大。」

Kearny街當時有低收入住房國際旅店。1977年,旅店中的華人移民被驅趕出樓,方小龍的朋友也是被逼遷的住戶之一。旅店的官網介紹說,菲律賓老人和華人房客在深夜遭到不人道的驅逐,數千名支持者在旅店外示威抗議。旅店所有者在1978 年拆除建築。

1979年,時任市長范士丹幫助建立了國際旅店公民諮詢委員會(IHCAC),通過不懈的努力,確保建造一系列低價住房,為被驅逐的居民們提供住處,並且為旅店新選址做好規畫。2005年,經過范士丹聯合華埠社區成員20餘年的努力,新國際旅店於2005年8月26日開業,提供104套低收入住房。

方小龍說,范士丹幫助保護Kearny街,保護低收入住房國際旅店,保護華埠。「如果失去這些街道和建築,就可能重蹈日本城的覆轍,他們利用開發項目,踢走了日裔,讓日本城成為遊客中心。但舊金山華埠既有旅遊業、餐館,也有供老年人和家庭居住的房屋。」 

金山亞太裔委員會(API Council )執行總監Cally Wong表示,范士丹在悲劇發生後,挺身而出成為金山市長,一直穩健地推進立法工作。她是人權和公民自由的有力捍衛者,在反亞裔仇恨和暴力方面發揮強有力的領導作用。

舊金山高等法院退休法官郭麗蓮表示,范士丹曾教導自己的小兒子永不放棄的道理。「我的兒子在六年級時,競選校議會沒有成功,范士丹告訴我的兒子,她曾兩次競選舊金山市長失敗,幾乎放棄從政生涯,最終在第三次嘗試中才獲得成功。」郭麗蓮表示,范士丹為反亞裔仇視發聲,質疑中美競爭中的反華情緒,「她的聲音是孤獨的,但同樣是十分珍貴的。」

時任市長的范士丹(左二)、華協中心時任行政主任Gordon Chin,在1982年出席了散房項目,克萊頓酒店的剪綵儀式。(華協中心供圖)
2005年,時任聯邦參議員范士丹(左三),州議員Mark Leno,和華協中心行政主任Gordon Chin,參加新建的國際旅店剪綵。(華協中心供圖)
時任市長的范士丹、華協中心時任行政主任Gordon Chin,在1982年出席了散房項目,克萊頓酒店的剪綵儀式。(華協中心供圖)

州眾議員丁右立(Phil Ting)表示,范士丹對華人社區關注,與許多曾經的華埠領袖都有很親密的關係。

華埠 低收入 舊金山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