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級」國學粉 藍仕豪:現代人太沉迷玄學

記者張宏/洛杉磯報導

美國一些年輕華人日益熱衷學習研究國學命理,或為解決人生迷惘或想了解古人,試圖達到某種程度的精神共鳴,還有人研究經史子集易經風水,希望藉此為人生找到答案和新的可能。

時常往返於台灣和美國兩地的藍仕豪,是「骨灰級(指程度非常高)」的國學粉。他為台灣聯合報的「琅琅悅讀」寫文房百寶專欄,其筆名是送潮人,源自蘇軾「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藍仕豪說,他外公是文職人員,家裡有各種書法的書和國學著作,但真正開始對國學感興趣,還是在大學研究所學習天文物理期間。他開始閱讀國學的詩經論語和楚辭及莊子、老子等諸子百家的子集。閱讀後發現,雖然現代人覺得古代是迷信封建時代,其實古人很注重理性思考,古代理性對決現代理性,完全不輸。他覺得自己很多想法,和古人融為同一體系,形成某種精神上的共鳴。

他近幾年也會偶爾看易經,但自覺還沒辦法抓到其精髓,只了解卦象和爻辭。他說,研究國學做學問,要由淺入深,從生活周遭開始。他不會滿足算命卜卦的術,而是想了解內涵,他還在讀詩經和禮記,了解古代祖先如何去看待天和人,及自己生命與大自然的關係,這才是最迷人的部分。他在遇事不決時才會去卜卦,楚辭卜居提到,屈原和鄭卜的對話讓他印象深刻,鄭卜說,「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事」。意思是如果你有一個信念覺得是對的,卜卦就不需要。

他很喜歡認同這個觀點,他從事自然科學,但知道無法掌握東西的存在。人要去掌握可以掌握的,不確定的部分就是命運。一如台灣俗語講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但是現代人過於沉迷玄學,本末倒置,以為是三分靠努力,七分靠命運。其實傳統文化占卜只是輔助意見,努力後不確定的地方才交給神,更多時候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個人努力更為重要。

藍仕豪為台灣聯合報的琅琅悅讀寫文房百寶專欄,其筆名是送潮人。(藍仕豪提供)
時常往返於台灣和美國兩地的藍仕豪是「骨灰級」國學粉。(藍仕豪提供)

華人 書法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