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93軍人節 許劍虹談飛虎隊見證中美並肩作戰歷史
9月3日是中華民國軍人節。中華民國軍事歷史研究員許劍虹,1日在「飛虎隊見證中華民國空軍與美空軍並肩作戰抵抗侵略輝煌歷史專題」演講會上表示,中國民國和飛虎隊不僅在二戰中並肩戰鬥,而且飛虎隊員及其後代在戰後與中華民國的友誼深厚。他認為,中華民國在與飛虎隊歷史和友誼的話語權方面,應該更努力。
許劍虹表示,他從2003年蒙特利公園雙十節活動開始,尋找和採訪二戰中美老兵。採訪範圍從南加到台灣和全美各地,還包括老兵的後代。他們中有功勛卓著的戰鬥英雄,也有戰後生活清寒的老兵。兵種涵蓋陸海空。
他在演講中重點分享多年來對飛虎隊的研究,結論是美中兩國軍民聯合抗戰、中華民國與飛虎隊的友誼,不僅在過去,在今天和未來,對美台合作都有積極意義。他表示,多年來中國大陸在飛虎隊的文物搜集和關係維持方面不遺餘力,全力爭取飛虎隊和中國軍民並肩抵抗侵略的話語權;相比之下,中華民國在相同領域的力度,則有提升空間。他認為,目前台灣在飛虎隊文物上仍占優勢,但文物的流通受市場和經濟影響,值得中華民國政府關注。
許劍虹表示,他近年採訪的飛虎隊老兵及其後人,包括打下18架日本戰機的飛虎隊王牌飛行員Tex Hill、參加過滇緬戰役和諾曼底登陸、戰功顯赫的飛官John Alison、打下20架德軍飛機的波蘭飛官Witold Urbanowicz等,發現很多飛虎隊員對中華民國感情,並沒有因1949年兩岸分隔而淡漠,不少飛虎隊員戰後,仍然保持與中華民國友誼。一些飛虎隊員戰後多次訪問台灣,部分飛虎隊員後人至今保留中華民國國旗。
演講活動召集人楊賢怡介紹,許劍虹作為在美出生的華二代,回台深造軍事和國際關係,並在媒體圈和立法院有所發展。在台灣發展17年後,許劍虹重返美國,其研究的深度和角度,值得關注。
許劍虹1984年德州出生,小學前往台灣就讀,後回到美國進入亞凱迪亞高中,在爾灣加大主修歷史。大學畢業再次返回台灣,取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碩士學位,之後先後在中國時報、立法委員會陳以信辦公室和Taiwan Plus任職,同時研究台灣國防、外交和中國近代史,期間訪問美國和兩岸200多位二戰老兵,出版三本書籍,其中兩本與飛虎隊有關,一本是「抗戰老兵口述歷史專訪」,近期出版「中美聯合:美國陸航在二戰中國戰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