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藥物、補品、食品、化妝品、汽車等不必買最貴的
財務專家警告人們不要盲目消費,應有意識做出選擇,優先考慮實際需求而非滿足購買欲望。專家特別指出,在藥物、維生素和補品、食品雜貨、化妝品、汽車等方面,應盡可能少花錢,不必選擇最貴的。但對於很多華人來說,卻往往在這些方面盲目消費,過分追求品牌意識,實際效果卻不盡人意。
GOBankingRates最近採訪幾位專家,建議消費者在10件日常商品上,應盡可能節約,購買便宜的替代物。專家提到很多女性每日使用的化妝品,認為這是一個能夠優化開支的關鍵領域。
很多女性華人追求知名化妝品牌,認為「年輕時不保養,年紀大了後悔莫及。」華女Rache Huang表示,護膚品、化妝品是自己最大開銷之一,每月支出近1000美元,「我一直用最好的牌子,包括CPB、La Prairie、海藍之謎等。」此外,Rache每周一次去美容院做保養,她認為,別的東西可以買便宜貨,唯有保養皮膚不能降級。但個人理財專家兼Erika.com創始人Erika Kullberg建議,應盡量在藥妝店以極低價格買到名牌化妝品的替代選擇,「我保證,沒人能看出你是否花了30美元買睫毛膏。」
專家還指出,購買藥物也不必選擇最貴的,因為仿製藥價格低,但功效相同。Kullberg表示,仿製藥通常含有與品牌藥相同的活性成分,他建議人們去藥店時,可以比較不同品牌的藥物成分,選擇價格便宜的。此外,在不犧牲質量的情況下,專家也建議消費者購買便宜的維生素和補品,但要確保仔細檢查成分。財務專家Sebastian Jania指出,如果能以更便宜的價格獲得維生素B12等產品,就應該這樣做,而不是花費更多的錢。
華人購買昂貴品牌的商品還包括汽車,從中國移民到洛杉磯半年的Eric Li表示,剛來到美國,就發現豪車價格比中國便宜很多,他趕緊購置,並在微信朋友圈炫耀。但財物專家認為,汽車的主要用途就是交通工具,載人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並非身分的象徵,因此只要質量安全、品牌可靠,就不必花大價錢買豪車;尤其現在汽車正在貶值,真正的有錢人通常只會選擇低調的駕駛工具。
另外,專家還建議這些商品也應選擇相對便宜的產品,包括嬰兒衣服、書籍、食品雜貨、一次性用品、健身房會員費、茶和咖啡等日常消費品。他們認為,經常需要更新的消耗品,都不需要買貴的,除非自己對哪個品牌特別偏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