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之聲」音樂會 演奏台灣民謠

記者葛歆睿 / 灣區報導

由三位年輕台裔器樂演奏家組成的北緯23.6度(Project 23.6 °N)樂隊去年末在灣區獻上兩場「島嶼之聲」音樂會,透過演奏台灣古典音樂和民謠,喚起觀眾對故鄉往事的記憶,紓解思念之情。

「島嶼之聲」音樂會灣區首場於12月29日在柏林甘普霖甘長老會(Burlpress. Church)、第二場於12月31日在舊金山第一聯合長老會(First United Presbyterian Church)舉行。

北緯23.6度的成員包括來自台灣的長笛演奏者鄭凱真、大提琴演奏者蔡品輝和在舊金山出生長大的台藝鋼琴演奏者胡加恩。他們都從小接受系統的器樂訓練,因同在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音樂系念博士相識,而與台灣的連結讓他們走到一起。

蔡品輝告訴記者,樂團的名字北緯23.6度既代表台灣的地理座標,又恰巧是台灣在2019年人口數量最高值。

北緯23.6度致力於推廣台灣優秀的音樂作品,促進社區內文化之間的交流,營造豐富的多元文化體驗。

鄭凱真表示,在接受音樂訓練的過程中,幾乎都聽不到台灣作曲家的作品。但實際上,台灣的古典音樂不僅旋律優美,而且承載了很多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因此他們希望與更多人分享,讓更多人聽到。

胡加恩的成長環境使他並沒有太多機會接觸台灣文化。但他也從小受到灣區台美人社區的感染,熱愛父母的故鄉。他表示,在學習和演奏台灣音樂的過程中,他感到與台灣的連結變得更加緊密了。

本次音樂會演奏的曲目均取材自台灣著名作曲家蕭泰然和石青如的音樂作品,以及Samuel Coleridge-Taylor的五首非洲裔曲調。

鄭凱真解釋,這三位作曲家都曾有旅美經歷,他們的作品既受到了西方古典樂的影響,同時也保留了自己的文化背景。這也正是北緯23.6度三位成員所追求的目標。

除了呈現音樂,樂隊也不忘在音樂會上與觀眾互動。他們在演奏每一首曲目之前,都會用國語和英語向觀眾進行一段簡短的介紹,解讀音樂背後的故事,其中甚至還穿插了台語詩朗誦和客家話。讓現場觀眾倍感親切。

「島嶼之聲」音樂會灣區首場在Burlingame普霖甘長老會舉行。(記者葛歆睿 / 攝影)
北緯23.6度的成員包括來自台灣的長笛演奏者鄭凱真(左)、大提琴演奏者蔡品輝(右)、和在舊金山出生長大的台裔鋼琴演奏者胡加恩(中)。(記者葛歆睿 / 攝影)

灣區 舊金山 紐約州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