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灣「基督之家」24日講座 張賓:用自己的攝影視角 整理世界
南灣「基督之家」攝影愛好者24日邀請著名攝影師張賓講述攝影美學。張賓是富士膠片簽約攝影師、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合作攝影師、奧地利超級攝影巡迴賽雙金獎、國際黑白攝影大賽專業組金獎獲得者。
張賓的攝影生涯從16歲開始。當時家裡的一台傻瓜黑白相機是一切的起點。有了傻瓜相機的他和小夥伴們省錢買膠片、擺造型、沖印,用自己的視角看世界、表達著自我。大學學習平面設計的他,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電力公司當攝影師,有了足夠的時間和設備來鑽研攝影。
不過他不甘於平淡生活,很早就辭去工作創立平面設計公司、後來又做過高階房產經紀,還開過互聯網公司。但始終不曾放棄,並且日益精進的還是攝影。
張賓從小學習美術,認為攝影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所見即所得,而是用自己的視角來整理世界。攝影的光線、角度、時機甚至後期處理都是創造的過程,游離於藝術與現實之間。他說,攝影師拍出的照片之所以與一般人不同,是因為攝影師願意犧牲吃飯、睡覺的時間,來捕捉世界在不同時刻呈現出的美好。
他並不憂慮數位相機取代傳統膠片機,認為前者讓攝影變得更加容易。他表示,膠片機正成為一波復古潮流的熱點。很多年輕人開始追求早已被邊緣化的膠片機,珍惜那種機器拍攝出來特殊質感。他強調,即使是數碼拍攝,最終的輸出也很重要。最後一定要通過影集、畫冊、海報這樣的呈現來輸出,否則就會失去照片應有的生命力。
說到在AI技術突飛猛進,輸入文字瞬間就可以生成照片的當下,攝影是否還有意義的問題,張賓表示,只重視結果,無中生有的照片是無趣、乏味的,因爲其中缺乏了生命的體驗。他舉例說,早上出行,有兩位姑娘和他打招呼,他把她們拍下來,美好的記憶會存在於照片和自己的腦海裡。而AI直接生成的照片就會缺乏這種生命的溫度。
更不用提目前AI生成圖片在質感方面還有很多問題。不過張賓說,即使有一天AI解決了圖片質感問題,他也不會放棄對攝影的追求,因爲生命的體驗是不可替代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