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居民控告亞當斯 「同意之城」掠奪社區土地

記者范航瑜/紐約報導

數十名市議員、華人居民及社區團體25日聯手提告,指控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的「同意之城」住房計畫是滿足開發商利益的土地掠奪行為,應予撤銷。控方代表同時於26日在市政廳前集會造勢。

控方代表同時於26日在市政廳前集會造勢。(記者范航瑜╱攝影)

這項訴訟共計60頁,於當日晚間提交至史泰登島高等法院。訴訟提到,市府與市議會在推動大規模分區變更時,忽視環境影響,倉促通過法案,違背了市府長期強調的「開放空間、空氣與採光、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及社區特質」政策,違反了基本環境法。

該訴訟由市議會「常識核心小組」(Common Sense Caucus)成員、各社區組織及多名議員共同提出,包括史泰登島聯邦眾議員瑪麗奧(Nicole Malliotakis)、皇后區市議員霍登(Robert Holden)。

紐約同源會會長黃友興(Phil Wong)亦為原告之一。(記者范航瑜╱攝影)

紐約同源會會長黃友興(Phil Wong)亦為原告之一。黃友興在皇后區艾姆赫斯特(Elmhurst)擁有一棟三家庭住宅,已居住超過40年,「開發商正在收購整條街的房產,拆除獨棟住宅,改建為七、八層的公寓樓,這會摧毀我們的社區結構。」

黃友興強調,許多華人居民和他一樣,選擇在皇后區購房,正是因為這裡擁有一家庭或兩家庭住宅的社區環境,「門前門後都有草坪,適合我們一大家人居住。如果我們想住高樓大廈,我們會去曼哈頓或靠近曼哈頓的長島市,而不是留在這裡。」

據黃友興,華人居民眾多的皇后區東部,包括奧本代爾(Auburndale)及坎布爾高地(Cambria Heights)等獨棟住宅為主的社區,正面臨相同困境,「電線仍是架空式,風一大就停電,排水系統源於1950年代,稍遇大雨就淹水,市府甚至還沒有改善基礎建設,卻不斷推動高樓建設。」

「同意之城」計畫改革沿用數十年的城市法規,承諾在未來15年內增建8萬個住房單位,並放寬停車位規定,允許在商店樓上及地下室興建公寓。經過漫長談判,該計畫最終於去年12月以31比20的表決結果獲市議會通過。亞當斯稱,市府將「大膽推動紐約市史上最具住房支持性的法案。」

皇后區第30選區現任市議員霍登(Robert Holden),現為保守派市議會常識核心小組(Common Sense Caucus)共同主席。(記者范航瑜╱攝影)

市議長歐德思(Adrienne Adams)承認該計畫不完美,但認為不能停滯不前。州長霍楚(Kathy Hochul)則表示,該計畫掃除了50年來阻礙住房建設的法律障礙,使州市府得以推動大規模興建。

皇后區 華人 亞當斯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