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評座談 三代記者聊秘辛

記者許君達╱紐約報導

紐約亞洲協會(Asia Society)近日推出新媒體項目「中國書評」(China Books Review),收錄各種書寫當代中國的英文作品,使海外讀者能在中國資訊愈來愈封閉的情況下更好地閱讀和理解中國。亞洲協會日前特別邀請了七位分別在不同時代致力於中國觀察和寫作的知名美國作者開展座談會,分享寫作經驗以及寫作過程中的種種秘辛。

「中國書評」由亞洲協會美中關係研究中心和網路媒體The Wire China共同主辦,由資深中國研究者、曾任「洛杉磯書評」中國頻道編輯的阿什(Alec Ash)擔任主編。「中國書評」呈現形式分為網站和播客(Podcast)兩部分,內容包括中國主題的新書推廣、評論、摘錄以及相關主題論文,還會邀請一些中國研究名家分享自己的藏書和研究經驗,薦書主題涵蓋政治、歷史、社會、文化和虛構作品。

今年10月推出的「中國書評」創刊號收錄了包括美國漢學家林培瑞(Perry Link)、謝偉(Orville Schell)撰寫的文章,並重新發表了已故漢學泰斗費正清(John Fairbank)的歷史作品,同時也收錄了中國當代女權運動人士及小說家的作品。

在發刊詞中,編輯團隊介紹,當今西方讀者對於中國的了解依然有限,而如果缺乏語言技能或中國經驗,閱讀中國的知識障礙又很高,因此希望藉此平台收集各種用英語書寫中國的優秀作品。這裡指的「中國」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離散華人群體以及更廣闊的華語世界。發刊詞強調,這個出版項目沒有政治目的,歡迎各界作者對中國當局違反人權的行為進行批評,但批評須在公開交流和對話的框架內進行,「危言聳聽和妖魔化會適得其反」。

在首發典禮上,「中國書評」團隊邀請了七位作者開展對談,他們分別代表改革年代、2000年代和當今世代的中國觀察者。中國作家查建英首先與謝偉和曾任駐華大使的羅德(Winston Lord)共同回憶了1980年代的中國經歷,兩位美國人回憶,當時的中國,雖然領導層有意更大地打開國門,但對於難以接觸到本地人的外來者來說,依舊彷如「霧裡看花」。

從2000年代開始活躍在駐華記者崗位上的張彥(Ian Johnson)和巴博薩(Dave Barboza)則談到了在中國寫作時的壓力。巴博薩表示,他在駐華期間,幾乎無時不被當局跟蹤和監視,在官民上下愈發嚴重的不信任之下,想做出有價值的採訪和優秀的報導難度極大。雖然如此,張彥還是表示,2000年代的中國是個新聞人的「黃金時代」,既有各種意想不到的新聞話題出現,外界又缺乏有效了解中國的渠道,因而外媒駐華記者的價值顯得格外重要。張彥於2020年被中國政府驅逐,他透露,在此之後,依舊留在中國的外媒記者遭遇了比以前更加嚴苛的限制,幾乎無法在中國自由出差。

樊嘉揚(左)和程揚揚(右)談華裔身分與中國寫作之間的糾結和恐懼。(記者許君達╱/攝影)
張彥(左)與巴博薩(右)談擔任2000年代駐華記者的壓力與成就。(記者許君達╱攝影)
查建英(中)、謝偉(左)、羅德(右)談1980年代在中國的經歷。(記者許君達╱攝影)

最後一場對談由華裔「紐約客」雜誌記者樊嘉揚採訪耶魯大學的中國觀察者程揚揚。作為在中國出生成長的「非外人」,程揚揚認為這種身分並不會對寫作構成干擾,因為知識的獲取是一種客觀而理性的過程。談到因為自己還有家人在中國境內而可能在寫作中感受到的恐懼,程揚揚表示,畢竟自己身在安全的地方,因此即使有所擔憂,也做不到自我審查,而是必須對真實性負責。

耶魯大學 洛杉磯 華人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