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母啓發靈感 華生紀錄片感人

記者高雲兒╱紐約報導

華裔留學生陳思毅從母親被診斷出癌症的痛苦中找到創作靈感,打造了一部探討母女關係和生老病死題材的紀錄片,打動無數觀眾;這部作品入圍第35屆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IDFA)中,並在釜山國際電影節的紀錄片競賽單元中獲得了「特別提及」的榮譽,陳思毅表示,未來她將繼續著重關注海外華人的生活故事。

畢業於紐約大學的陳思毅說,這部紀錄片的產生是個意外,她原本打算拍攝一部與醫院相關的紀錄片,探討醫院在她成長過程中擔任的角色;然而,從醫30年的母親被診斷患癌的消息徹底改變了她的計畫,她最終創作出「我們在黑夜的海上」,這部影片不僅記錄家庭在面對生老病死時的情感和對失去親人的恐懼,還展示醫患之間的社會矛盾。

在近期於皇后區一間影廳舉行播映會後,陳思毅詳述創作這部電影的契機,她提到,母親在醫院工作了數十年,而她的童年大部分時間也在醫院度過;所以在最初的紀錄片構思中,她希望拍攝醫院的百態,當中也包含母親的故事,「她總是覺得很忙很累,經常抱怨醫院的工作。」

然而,母親患癌的消息一度讓她的創作陷入停滯,「我媽媽主動建議我換個方向,我覺得這既像是一種邀請,讓我參與到她的治療經歷,也可能是她對中斷我的創作有些愧疚」;於是陳思毅將鏡頭對準母親的治療過程,從剃頭到治療的每一個細節,她都全程參與,默默躲在攝影機後方,記錄下這段特殊的經歷,「一部好的影片應挖掘出創作者的私密情感,在我的片中,這種情感便是恐懼。」

在片中,母女之間的情感被刻畫得既克制又含蓄,卻仍感受到含情脈脈;但影片不止於此,新聞出身的陳思毅,在影片後半段探討了醫生的職業掙扎與醫患矛盾,將敘事擴展至更廣闊的議題,她認為這兩者的結合有些生硬,期待將來能更自然地結合。

陳思毅講述創作紀錄片的契機。(記者高雲兒/攝影)
華裔留學生陳思毅從母親被診斷出癌症的痛苦中找到創作靈感,打造了一部關於母女關係和生老病死的紀錄片。(陳思毅提供)
「我們在黑夜的海上」這部影片不僅記錄家庭在面對生老病死時的情感和對失去親人的恐懼,還展示醫患之間的社會矛盾。(取自陳思毅官網)

陳思毅說,她將把下一步作品聚焦於紐約生活多年的華人,並將從法拉盛的跳舞文化切入,「許多華人在美國生活數十年,退休後如何尋找生命的意義,是我感興趣的話題。有時候看到他們跳舞時,我也能感受到他們強烈的生命力,讓我都深受啟發。」

華人 癌症 法拉盛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