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季將至 紐約華人社區面臨考驗
颶風高發季即將到來,市緊急事務管理局(NYC Emergency Management Department)與非營利組織「衛施康」Raising Health近期舉辦媒體活動,邀請市緊急事務管理局局長以斯科(Zachary Iscol)分享應急相關的經驗和建議;在交流會上,以斯科也分析紐約市各華社面臨的不同問題,並提供民眾可獲得資源和資訊的途徑。
9月正是颶風多發的高峰期,Raising Health總裁趙軒惟(Hewett Chiu)指出,許多華人住在低矮樓層或地下室,往往是受災影響最嚴重的地區;而9月也恰逢全美「應急備災月」(National Preparedness Month),市緊急事務管理局也正部署應對措施,鼓勵紐約市民透過註冊「Notify NYC」警報系統等服務,隨時可收到關於緊急突發狀況的重要信息,民眾可透過網址nyc.gov/notify訂閱包括中文在內的多語言服務。
以斯科坦言,如何觸及更多市民是應急管理面臨的一大挑戰,對於部分不識字或因視力、健康問題無法閱讀的華裔長者,市府將採取其他通知方式;他指出,Notify NYC是其主要系統,但並非民眾可掌握信息的唯一途徑,他們還會利用社群媒體、新聞發布、社區參與來確保市民獲得所需資訊。
華人社區中長者眾多,這一群體也是市緊急事務管理局特別關注的對象,「我們繪製了所有醫院、老人中心及療養院的地圖,以確保老人在災難來臨時能及時疏散」;趙軒惟也指出,多數華人長者幾乎每天都會去老人中心,建議當局與老人中心合作,確保做好準備。
自成立以來,市緊急事務管理局參與了包括雪災、地震、恐怖襲擊在內的多次緊急應對行動,甚至涵蓋大停電及大都會運輸署(MTA)罷工等事件;而對於人口眾多,分布廣泛的華人社區來說,各區面臨的問題也不相同。
以斯科表示,曼哈頓華埠的主要問題是電動車及鋰電池風險導致的火災頻發,而皇后區法拉盛則主要面臨降雨和洪水等災害;為此他鼓勵民眾積極訪問當局的網站,可根據身處於的情況來制定應急計畫。
趙軒惟也表示,「衛施康」開發了一個名為「日落公園公共衛生應急網絡」的本地化應急響應系統,與十餘家草根組織合作,制定適合華人需求的應急計畫,「我們會在市府的應急指南基礎上更加具體化,確保我們的社區成員擁有適合他們的資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