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連環捅人案引恐慌 布碌崙華社籲停建86街遊民所
曼哈頓連環捅人案震驚全市,其中一位華裔更無辜殞命,由於連環案嫌犯為有前科紀錄的遊民,布碌崙(布魯克林)四位民選官員及華社代表,21日齊聚86街2501號遊民所預定地,呼籲市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停止興建此遊民所。同日,華埠社區代表也致信當地民選官員,要求立即對話、共同制定解決方案。
當日,州眾議員寇頓(William Colton)及幕僚長賀立寧、州眾議員鄭永佳、候任州參議員陳學理和市議員莊文怡舉行記者會,華人社區服務中心負責人羅添福、海灣公園大道商會會長李志波、以及華人聯合會會長鄧銘賢等華社人士出席,現場近50位關心遊民所議題的民眾,在滂沱雨勢中表達對市府的不滿。
寇頓表示,市府一年花費800萬興建遊民所,但「這些錢應該要有更好的用途」。除應增設可負擔住宅外,政府應位有成癮和身心問題的遊民提供醫療資源,而非草草建設遊民所。
寇頓另提到,目前雷克島(Rikers Island)上共有9000個閒置單位,若能在遠離市民的島上建立可負擔住宅,也能從而解決遊民家庭孩子的學區問題。鄭永佳則補充,雷克島上空出來的床位也可改造為成癮治療中心,提供醫療資源予成癮者,以從根本上改善治安問題。
陳學理表示,「不要在社區內建遊民所」的民意長期被市府忽略,甚至讓長者頂著寒冬,持續抗爭超過120天。他譴責現今的保釋改革,並承諾上任後,首要目標就是叫停遊民所。莊文怡則舉例,非營利機構「社區就業計畫聯合會」提供工作機會,以讓遊民重返社會,如此才是解決之道,而濫用納稅人的稅金盲目補助遊民,只會造成社區的負擔。
遊民所建地開發商Sandhu Builders自2023年便著手拆除舊建築,與屋主協商無果後,其於10月底向毗鄰的兩戶屋主發出許可協議(license agreement),要求使用其土地約10平方呎後院搭建護欄,以利拆除工程繼續,並給予屋主相關補貼。其中一戶屋主林霄諮詢律師後發現,開發商在未繳交及取得許可草圖前就拿到開工許可,此程序恐不符市府規定。
開發商最近向屋主提交的協議中,引用了房地產訴訟法(Real Property Actions and Proceedings Law)第881條,指出業主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向法院請願,要求鄰居開放臨時進入的權限。然而律師透過林霄表示,該法規要求業主必須以「改善或維修」為理由申請命令,而目前預計進行的拆除工程,可能不在這一範疇內。雙方目前仍在就拆除工程協商。
「曼哈頓華社致信民代 要求解決過度收容危機」
同日,大華埠民權聯盟(GCCC)和紐約東華協會(CENC)也聯名發表公開信,表達對曼哈頓連環殺人案的「極度不安」。信中指出,「這場悲劇突顯了我們社區的脆弱,也需要緊迫地解決社區收容政策失敗的問題。」落款中的陳建閃、鄭明佑和于金山等人認為,與其它華人社區相比,華埠「承受了不公平的負擔」。
他們以上述南布碌崙民代寇頓、鄭永佳和莊文怡等人組成的兩黨聯盟為例,指其通過持續的抗議活動,正在反對在當地社區設立男性遊民所。此外,北皇后區國會眾議員孟昭文和市議員李琳達(Linda Lee)等人曾呼籲關閉設於酒店的假釋犯收容所,也成為信中案例。
信中指,「與這些社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埠共有九個收容所,其中許多由單身男性居住,令悲劇性事件頻發。」他們說,李尤娜(Christina Yuna Lee, 音譯)午夜歸家遭遊民尾隨殺害等兇案,清楚地「證明了過度收容的危險」。
兩組織表示,曼哈頓下城的民選官員,在這一問題上表現出「令人擔憂的沉默或有限的行動」。他們希望國會眾議員高德曼(Dan Goldman)、州眾議員李榮恩(Grace Lee)、州參議員卡範納(Brian Kavanagh)和市議員馬泰(Chris Marte)等各民代採取果斷行動,糾正不平衡現象,並儘快與社區會面,共同制定解決方案。截至當晚7時,上述民代均未回覆媒體問詢。
另一方面,針對這一案件,州參議員霍伊曼(Brad Hoylman-Sigal)、候任眾議員拉舍(Micah Lasher)則提案修訂紐約州精神衛生法,擴大專業人士臨床評估非自願住院及輔助門診治療患者的權利,從而加速治療相關病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