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女攝影師2作品入選紐約展 莊舒婷自比過程像「等浪來」
就像衝浪人願意花費幾十分鐘等一道好浪,攝影對於莊舒婷來說也是一個「等浪來」的過程,為了完美的構圖或理想的光影,莊舒婷隨時架好相機預備拍攝,通常一等就是一下午。而如此耐心、熱忱也為她帶來了嘉獎,在近日於紐約蘇荷區(Soho)舉辦的「全美攝影藝術家紐約展(American Photographic Artists National New York Show)」,莊舒婷憑藉「同伴(Companion)」及「混亂(Chaos)」兩幅作品,成了唯一一位入選的台灣女性攝影師。
莊舒婷與攝影的緣分始於童年。從小,她就會拿著爸爸的底片相機當玩具,長大些後便成為了「家庭攝影師」,為家人在出行時拍照。對於攝影的熱情最終帶著她來到舊金山市藝術學院(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就讀攝影系研究所。
無論是舊金山公園的落葉、涼涼的天氣或是輪廓硬朗的建築物,都讓這座城市成為了莊舒婷的創作靈感,也讓她在這裡形成了明確的個人風格。莊舒婷偏愛使用低飽和的、帶著秋冬氛圍的色調;在構圖上,她也會不自覺地強調線條感及幾何分割。
「同伴」攝於舊金山的一處地鐵站,畫面中,一個扛著腳踏車的人正邁上台階,而在被建築物切割出的一片天空中,也正有一隻鳥在往同樣的方向飛行。「在這張作品裡,人正從一個黑暗的空間走到明亮的空間」,莊舒婷說,雖然畫中人似乎正孤獨地負重前行,但其實在他上方,有一隻鳥正在陪伴他,「對於都市裡的人,要是你知道你不是一個人,可能會更有力量前進。」
要捕捉到這張作品中呈現的平衡構圖並不容易,光是同一個地鐵站,莊舒婷就去了不下六、七次。「人走的時間可能有10秒,鳥飛過可能是5秒,完美的構圖可能就存在1秒」,不僅如此,理想中對比強烈的光線也並不易得,「等天氣,一等就是一個下午,拍一堆照片回去,滿意的可能就是一張。」
相比「同伴」背後普世性的故事,作品「混亂」則更像莊舒婷對於自己內心世界的探究。在舊金山,商店櫥窗的玻璃常因為西岸明媚陽光的反射而呈現櫥窗外、櫥窗內的景象重疊,這樣看似紛雜的畫面也成了莊舒婷內心活動的體現。「雖然我看起來是一個很冷靜的人,但其實我內心常常有混亂的思緒」,在最終呈現的印刷版中,莊舒婷將這幅作品印在了反射性強的鋁板上,「觀眾在看這幅作品時也能看到自己,讓他們也成為作品的一部分」。
在舊金山,對於攝影的專業學習也讓莊舒婷更多地去思考拍攝的邏輯、背後的故事及攝影作品與攝影者之間的關係。她發現,自己的作品彷彿日記一般,忠實地記錄下了她的心路歷程。「哪怕看到三四年前的作品,還會想到當時做出的努力,情緒都還會回來」,除了當下的畫面,攝影捕捉的也是莊舒婷人生軌跡中的種種瞬間。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