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外企因為4大考量 正從中國撤走上億元獲利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

之前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時,外國企業也把在中國賺取的獲利投入當地,如今隨著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且與美歐的利差擴大,加上美中緊張加劇、營運環境不確定性升高,外國企業持續把獲利撤出中國,過去六季已共抽走超過1,60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針對中國數據的分析顯示,截至今年第3季,外國企業已連六季從中國撤走獲利,總額超過1600億美元,顯示中國對外國資本的吸引力正減弱。

相較於多數主要經濟體,中國的國際收支帳不會區隔再投資的獲利和新的「新創」(greenfield)投資,但中國商務部每月會公布新創投資數據,經濟學家只要用中國的國際收支帳的直接投資總額,減去新創投資數據,便能推估在中國的獲利是被用於再投資、還是轉移到海外的流動。

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去年年中,除了兩季以外的其他各季,外資企業再投資中國獲利的金額都超過轉向海外的金額,但這種情況在去年中出現轉變。

獲利持續外流已使中國第3季外人直接投資(FDI)出現25年來首見的下降,並對人民幣匯率造成壓力,兌美元今年來累計貶值5.7%,9月更一度觸及十多年來最低水準。

經濟學家和企業高管表示,外企獲利外流有許多因素造成,其中之一是中國與美歐利率之間的利率差距不斷擴大,提高了把獲利存在西方的吸引力。

同時,在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升高之際,許多外國企業也正為資金尋找更好的出路,並且重新思考供應鏈和對中國的曝顯。

最近對在中國營運的美國、歐洲和日本企業調查顯示,企業主管對在中國推動新投資抱持悲觀態度,一些企業已揭露正把獲利轉出中國,但未透露許多細節。

多倫多航空電子產品業者Firan科技集團首席執行官伯恩說,該公司在去年和今年第1季從中國撤出約220萬加幣(160萬美元),主要是為了提供資金給最近在美國的兩起收購案。但美中關係惡化是一大憂慮。Firan過去十年在中國投資800萬~1,000萬加幣拓展業務。

外國企業正持續把獲利撤出中國,過去六季已共抽走超過1,600億美元。(美聯社)

瑞士材料科技業者Oerlikon今年2月表示,去年從中國撤出2.5億瑞郎(2.76億美元),一位發言人表示這是在在主要市場之間轉移現金的例行做法。美國冷卻系統生產商Chart工業公司10月說,今年1~9月從中國匯回3,500萬美元現金。

投資 利率 匯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