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新聞周刊:美軍想介入台海衝突 面臨4大挑戰
「國防新聞周刊」(Defense News)指出,時至今日,印度-太平洋地區仍是一個無情的戰場,美軍想要介入台海衝突,更需要克服距離、水域、時間與規模這4大殘酷障礙,削弱了美國對中共的嚇阻力道,尤其是空中威懾能力。
報導指出,排在第一位的是「距離」。美國與印太地區基地的距離是與歐洲基地距離的兩倍。這代表美軍補給線的極大延伸,迫使大部分美軍部隊被分配到支持職能而不是戰鬥角色。
相比之下,中國距離戰區更近,簡化了後勤保障,能夠迅速集中戰鬥力。「這種不對稱因素有利於北京,而不利於美國的威懾」。
第二是廣闊的太平洋。它代表美國戰機和海軍艦艇必須接近到足夠近的距離才能將目標置於武器射程之內,而且還嚴重限制了可用的基地選擇。
例如美軍戰術飛機缺乏足夠的燃料,來完成從印太地區的大部分美軍基地起飛、往返台灣海峽的任務。雖然美軍可以透過空中加油擴大戰術飛機的作戰範圍,但加油機對中國飛彈來說是有吸引力的目標。
中國日前剛公布超遠射程、專門瞄準加油機和預警機的霹靂-17空對空飛彈。
報導稱,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空軍發現自己面臨著無法出動足夠戰機以阻止解放軍勝利的風險。透過擊退加油機,解放軍可以實現空中的「區域拒止」,甚至可能掌握空中優勢,而無需在戰鬥中正面擊敗美軍的空中優勢戰鬥機。
實現空中優勢對於解放軍的勝利理論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台灣海峽。海洋地理的限制以及中國的飛彈威脅大大削弱了美國的威懾力。
第三是「成功的威懾取決於向該地區快速投送大規模戰鬥力的能力」。如果美軍抵達戰區的時間到來得太遲,那麼它們就毫無意義。報導稱,美國戰機可以在幾小時內從西海岸飛越太平洋,但沿途需要加油機支援,使準備時間增加了24至48小時。
根據之前的經驗,向戰區部署大量美軍和武器需要數月時間。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之前,美軍在中東已經持續存在且沒有敵人干擾,但五角大樓仍動用了六個月的時間來集結支持初期作戰行動所需的人員和物資。
而且當時是由美國掌握主動權,可以在自己選擇的時間和地點開始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而在印太地區,中國很可能擁有這一優勢」。
第四,如果與中國爆發衝突,美國需要準備的物資規模和複雜性將令人震驚。例如停機坪空間有限,美軍計畫制訂者必須動用來自更多作戰基地的飛機,這將增加空中加油需求和地面保障需求,例如維護和服務、支援設施和武器儲存地點等。
而大規模物流業務的規劃和執行並非易事。儘管經過數月的精心策劃,今年7月美軍拉攏盟友舉行的「機動衛士 23」演習還是遇到了麻煩。
例如一架C-17運輸機由於機械問題僅飛往夏威夷,而其他飛機則在不同時間點落後於計畫,這些事件單獨處理都不算大麻煩,但它們相互結合會很快產生連鎖效應。
報導指出,不幸的是,後勤問題很難輕易解決它們彼此關聯,解決其中一個往往會使其他問題變得更糟,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
例如美國可在前方部署更多部隊,試圖解決距離與時間的限制問題。然而,如果沒有額外的基地選擇,這些部隊最終將集中在大型基地,很容易成為敵軍優先打擊的目標,當前駐沖繩美軍基地群就面臨這樣的尷尬處境。
而為了減輕這種威脅,美國可以嘗試在第一島鏈內更廣泛地部署軍隊,但分散的部隊又會加深跨越大片水域作戰的挑戰,並增加了後勤支援的複雜性和規模。
報導稱,要解決台海衝突的後勤問題,美國需要新的思維。但「沒有什麼靈丹妙藥可以使美國在印太地區威懾力的後勤和保障變得更容易、更快捷、更高效和有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