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川規拜隨 美國人付出2300億代價
前總統川普任內發動貿易戰,繼任的拜登總統也「川規拜隨」,至今已讓美國人付出2300億元代價。但自稱「關稅人」(Tariff Man)的川普卻愈戰愈勇,從對「所有美國進口貨」課徵10%關稅,到「所有從中國進口貨」課60%。他16日更喊出對進口車徵收100%關稅,恐嚇選民不讓他當選的話,美國汽車工業一定「血流成河」。
影片來源:世界新聞網 一洲焦點
2016年當選的川普,2018年起對進口洗衣機、太陽能板、鋼鐵和鋁製品,以及諸多中國產品,如棒球帽、行李箱、腳踏車、電視機和運動鞋,課徵25%進口稅。拜登接任後,讓海關繼續維持大多數「川普關稅」。
拜登政府官員認為,關稅是「補救不公平貿易」的好工具,但並不如川普所言,從外國賺取外匯;因為付關稅的是美國進口商,不是中國或其他外國政府或出口商,而這筆錢又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保守派智庫稅務基金會資深經濟學家暨研究部主任艾瑞卡‧約克(Erica York)說,關稅就是稅,「真正付錢給美國政府的就是美國的買家,進口貨品的進口商。」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統計顯示,川普對進口太陽能板、鋼鋁製品及中國貨徵收的關稅,讓美國人民付出了2300億元的代價。這些關稅,過半拜登執政後才徵收。
不過,拜登也別高興,最近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關稅的始作俑者是真正的政治獲利者。報告說:「跟進口關稅關係較密切地區的人民,愈來愈不喜歡民主黨,2020年更可能票投川普,想讓他連任,也更可能票投共和黨國會議員。」
很多美國人,不論黨派,認為中國常耍不公平貿易手段,設法讓北京當局改變作風是好主意。川普又懂得「回饋」深受別國報復性關稅之害的美國農民,2018年和2019年直接給他們230億元,減輕他們的損失。
雖然也有外國廠商願意降價,以便進入美國市場。專家說,美國業者和消費者才是直攖關稅之鋒的受害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2023年研究指出,關稅幾乎全額由進口商負擔;它呈給白宮和國會的報告說,對鋼鋁製品和中國貨每多徵收1%的進口稅,物價就上揚1%。
稅務基金會和美中商會等機構研究指出,總體而言,美國就業市場也因貿易戰而損失就業機會。聖路易聯準會提出的報告拿出更多證據,證明關稅是就業殺手,2018-19年受關稅衝擊較大的地區,就業率的成長不是小於其他地區,就是負成長,關稅原擬保護的產業,雇用人數照樣減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