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中國企業可能有辦法再次規避川普關稅
紐約時報31日分析,川普第一任執政期間對中國進口商品開徵關稅,但中國企業找到許多新管道讓產品銷入美國,關稅實際作用因此降低;面對即將上台的川普政府2.0摩拳擦掌準備再度祭出關稅,中國企業可能同樣有辦法規避。
2018年,川普政府對中國進口腳踏車開徵關稅時,腳踏車製造商肯特國際公司(Kent International)執行長卡米勒(Arnold Kamler)發現腳踏車產業興啟因應潮流。原本在中國的腳踏車工廠紛紛把最後步驟製造環節與組裝移出中國,到台灣、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印度設廠,如此一來雖然絕大多數使用零件仍然來自中國,但腳踏車成品直接出口到美國卻不必加徵25%關稅。
公司總部位於南卡羅來納州、腳踏車產品在沃爾瑪(Walmart)等零售店販售的卡米勒說:「關稅的淨效應(net effect)就是位於中國的中國企業將在其他國家設廠。」他說,到其他國家設廠讓企業與消費者都增加成本,卻無助於增加美國本土製造產量。
卡米勒表示,受到關稅影響,被迫多次提高售價。他說,關稅其實沒有好處,所謂的效果遭到誇大。
報導指出,川普第一任執政期間對中國商品祭出關稅,某些企業切斷與中國往來,其他企業雖把工廠遷離,但保持與中國的關係。經濟專家說,不管是中國企業或多國企業都還是大量仰賴中國產品與零件,這些貨品是在中國境外的工廠製造然後銷往美國,也就是中國產品只是繞道進入美國,避開了關稅。經濟專家說,全球供應鏈並沒有因為關稅變得更強大或更多元化,反而削弱實力,企業與消費者負擔加重。
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第一副總裁戈匹納斯(Gita Gopinath)今年5月在演說中表示,貿易與投資繞經墨西哥、越南等第三方「鍵接國」(connector countries)進行,讓美中直接貿易脫鉤對全球經濟的衝擊獲得緩解,至於這個現象是否有助於促進多元化投資、增進供應鏈韌性則是未知數(open question)。
智庫機構「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資深研究員賽瑟(Brad Setser)說,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的最主要影響,就是鼓勵企業想辦法去避開關稅。他說,雙邊貿易降低,但全球貿易並沒影響。
▼收聽一洲焦點播客版(Podcast):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