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籍教師突遭解職 事發前曾在美國之音發表評論
在中國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工作9年的外籍助理教授杜本(Björn Alexander Düben),日前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後被無故解職。美國之音指出,此事顯露中共嚴格的言論控制以及日益封閉的言論環境使很多人感到擔憂。
美國之音5月11日報導〈習近平訪歐結束成果幾何?〉,杜本於報導中發表意見,包括「在美國與歐盟之間打入一個楔子,毫無疑問是北京的長期基本目標之一,也可能是習近平親自出訪的原因之一」、「多年來,中國不斷嘗試讓歐洲國家擺脫與美國的聯盟關係但迄今為止收效甚微」、「法國與其他西方國家之間的任何潛在分歧都不應該被誇大。」
文章發表隔天,杜本突然收到所在學院國際秘書訊息指出:「眾所周知,高校必須對國內外媒體任何形式的採訪負責」。5月15日清晨,正在準備當天兩場講座的杜本收到通知,因無可用教室,他的講座被暫停。隨後又有一位同事通知他,杜本的所有講座和課程教學都被無限期取消,即刻生效,他在吉林大學的工作也將被終止,該名同事表示這是「由不詳的上級主管部門作出的決定」。
該同事他提供兩個選擇:友好的選擇是親自向吉林大學遞交辭職信;比較難看的選擇是接受某種紀律調查或法庭審判。談話結束後,學院的黨委書記和一位行政人員出現,敦促杜本於次日遞交正式辭職信,杜本表示,「雖然我並沒有主動辭職的打算,但我擔心對解聘提出異議,實際上是在與中國當局找碴,這樣的選擇風險太大。」杜本選擇在第二日遞交辭職信。
事實上,這不是杜本第一次在媒體發表意見。作為一名國際關係研究者,他的研究成果不時發表於各大媒體,但過去從未引起如此嚴重的後果。
杜本相信,在收到美國之音文章的通知後,當局可能會對其進行更深入的調查,「也可能會對我以前發表的一些學術論文感到不滿,因此我認為美國之音文章可能是我被解聘的導火線,而非原因。」
杜本表示,近年來一些在中國工作的外國學者同行被國內安全部門傳喚,進行非正式會談,詢問他們的工作和出版物,這在前幾年是沒有過的。許多學者對中國的政治發展感到不安,但在公開場合卻非常謹慎。人們普遍感到壓迫感越來越強,審查越來越嚴格。
此種嚴格管制會使中國社科發展落後,杜本指出,「在中國有關外交政策議題的學術會議上,許多公開討論充滿平淡的發言和政治口號。對中國和世界非常重要的問題無法得到適當的討論,」他分析,這是當今中國基本困境之一,由於政治決策的封閉性和不透明性,中國發生的許多事情都嚴重缺乏可靠訊息,這種情況還在不斷惡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