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聿文:胡錫進被禁言 反映中共輿論管控極度僵化
針對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疑因錯誤解讀中共20屆三中全會決定遭禁言,旅美中國學者鄧聿文認為,這反映中共當局在意識形態和輿論管控上的極度僵化,哪怕是胡錫進這種「黨國辯護士」,只要觀點不符當局意圖,也逃不脫被封殺的後果。
鄧聿文這篇在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發表、以「黨國的輿論棒搥打向胡錫進」為題的文章指出,作為「黨國辯護士」,胡錫進在中國的輿論場,某種程度上是以一種尷尬的角色存在,但這種尷尬是他自己製造的。
文章說,胡錫進為黨國辯護,在立場上和當局保持一致的同時,總喜歡表現出自己有獨立的思考和見解,而非單純是當局的傳聲筒。這使得他對時事熱點或政策的解讀,未必總是合乎當局口味,進而無意中觸及中共當局的某些言論禁忌。
胡錫進疑因錯誤解讀中共20屆三中全會決定中的公私營經濟體制表述,已遭當局全網禁言。文章指出,這當然反映當下中國言論市場的肅殺,胡錫進雖然誤讀了三中全會決定,但他的本意是要稱讚全會在關於國有、民營經濟的問題上「作出了正確表述」。
文章說,胡錫進的解讀,符合各界對當局應該弱化國有經濟,扶持民營經濟的期待,所以引發了市場關注,被一些人叫好,但也讓左派人士不滿。因此,他的解讀文章不久就被刪除。
這篇文章直指,胡錫進是「黨國意識形態的忠誠辯護士」,即使退下來,也一直不遺餘力地為體制辯護,被當局看作「輿論場正能量」的代表。事實上,各界對三中全會公報和決定全文的反應並不好,但胡錫進的論點反而有利於市場「正面理解」三中全會,對當局正努力挽救的市場和企業家信心是有幫助的。
文章提到,從這個角度看,中共當局不但不該對胡錫進禁言,反而還要「將錯就錯」,在他的言論基礎上大力營造扶助民營經濟的輿論氛圍,然而當局沒有這麼做。
從當下形勢來看,中共當局充其量能做到民營與國有經濟並重,而不是削弱國有經濟去發展民營經濟。
這篇文章認為,中共當局對待像胡錫進這種在輿論場有一定地位和重要影響力的「黨國戰士」,本可以內部批評警告,如今祭出禁言措施,反映當局在意識形態和輿論管控上極度僵化。哪怕你是「黨國辯護士」,只要某次言論觀點不符合當局意圖,引起爭議,也逃不脫被封殺的後果。
文章指出,中共當局當然希望能有更多人去為其主張、政策、理論和思想辯護,但這種辯護必須是原汁原味地傳達它的意思,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尤其對涉及黨國立政的基本教義、路線和政策更是如此。而胡錫進在這一點上是不合格的,他太想表現自己有獨立見解,身為一個黨國培養多年的「(輿論)老兵」,顯然在這一點上犯了錯。
文章說,胡錫進的外號叫「胡叼盤」,就是諷刺他的言論常常根據中共當局的風向調整立場,而這也是胡錫進的尷尬之處。他試著由黨性回歸人性和常識發言,左派不認同他,右派早就把他定位於黨國利益的維護者和吹鼓手,落得兩邊都不討好。而在當局看來,胡錫進就不是一個純粹的傳聲筒,反而有「兩面派」的色彩。
這篇文章認為,藉由胡錫進這次對三中全會決定的錯誤解讀,禁言他一段時間「敲打敲打」,讓他反省其「黨性的不純,端正其立場」,似乎也不難理解。
文章最後直指,對中共當局來說,無論是黨內還是黨外人士,任何時候都必須正確傳播黨的聲音和主張,不能有自己絲毫的見解,哪怕它其實有助黨的利益,否則輕則禁言,重則剝奪做喉舌的資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