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奧運金牌手江旻憓陷爭議 碩士論文曾反思占中事件
在巴黎奧運奪得個人銳劍金牌的香港運動員江旻憓,在中國人民大學的碩士論文以2014年「占中」運動反思香港選舉制度引發爭議。中研院訪問學人陳健民撰文稱,這反映相當數量港人的政治焦慮。
香港運動員江旻憓在剛結束的奧運獲得個人銳劍金牌,本來全城慶賀,後來有港媒報導江旻憓此前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法律碩士,以「透過『占中事件』反思香港特區選舉制度完善路徑」作為論文題目。
據港媒報導,論文摘要提到,2014年的「占中」以違法及妨礙社會秩序的方式,聲稱爭取「真普選」,曝露出香港社會嚴重撕裂,形容「禍害極大,遺患深遠」。
之後民間有聲音批評江旻憓的政治立場。
曾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現為中央研究院訪問學人的陳健民今天在其臉書發文,題為「運動政治與香港人的焦慮」。
他在文中指出,巴黎奧運塵埃落定,運動的政治意涵再清楚不過。只能以「中華台北」之名出賽的台灣運動員,回國時有軍機護送、在停機坪有消防車噴水幕歡迎、大巡遊後穿過凱達格蘭大道到總統府與總統賴清德握手,為在國際舞台備受欺壓的台灣人出一口氣。
另一方面,江旻憓所引發的政治旋風,反映相當數量港人的政治焦慮。
文章指出,開始時很多港人認為許久沒有團結一致為香港打氣,看見江旻憓一劍一劍的反敗為勝都受到鼓舞,亦認為這代表香港精神。然後有市民發現江旻憓曾參與港府一些宣傳工作,便開始出現意見分歧。
有人認為對運動員不應苛求,欣賞其努力奮鬥的精神便可;反對者認為一個人如果是反民主、親權貴,「其塑造的族群靈魂是對香港精神的背叛。」
文章表示,怎樣才算是「真。香港人」?香港人很多年前已開始尋找自己的獨特精神,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港人開始出現身分認同的焦慮,之後發生政制改革的爭論,也引發對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的指責。
2020年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大批港人流散世界各地,「因為留下來已沒法真正活出香港人的面貌」。有些人認為需要另尋自由的土地,無法理解為何仍有許多人留港,甚至願意北上消費,過著「港豬」的生活。
文章說,這次就江旻憓是否代表香港精神的爭論,特別反映出海外港人對消失中的香港的憂慮。
文章表示,從各種跡象,例如此前香港區議會選舉投票率低,均反映留下的港人並沒有完全改變了價值觀。而自從大家看到江旻憓的碩士論文後,這次爭議也結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