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追思會 25日上海舉行
華裔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於美國時間8月4日在舊金山逝世,享耆壽97歲。據澎湃新聞報導,李政道悼念追思會於8月25日在上海舉行,李政道長子李中清和長孫李善時亦都在場。
澎湃新聞指,李政道悼念追思會由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物理學會、美國物理學會、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合會、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同舉辦,主會場設在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並在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設分會場。同時,「緬懷李政道先生」專題網站也直播悼念追思會現場。
此前,「李政道先生追思會」8月11日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舉行,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梁晨教授曾代李政道長子李中清作為李政道先生家屬代表宣讀其以「我永遠會是你的一部分,你永遠會是我的一部分」為題的致詞。
李中清在文章寫道,「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天裡,爸爸還會說,我永遠會是你的一部分,你永遠會是我的一部分。儘管這個時候只有家人在身邊,但我想,父親這句話既是說給我,更是說給他多年來的各位老師、同道、朋友、永遠的科學和祖國。」
公開資料顯示,李政道於1926年11月24日出生於上海,原籍江蘇蘇州,是一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同時也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李政道自1943年起,先後就讀於浙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隨後於1946年進入美國芝加哥大學,直至1950年拿到博士學位後,先後在芝加哥耶基斯天文台、加州大學物理學系工作。1953年起,在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而後在1960年,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教授。1963年,入籍美國。
值得注意的是,李政道長期從事物理方面研究,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核子物理、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天文物理等領域中做出成果。其中,在1956年,李政道與楊振寧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論斷,翌年經實驗驗證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愛因斯坦科學獎。其研究工作對粒子物理學和量子場論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此外,澎湃新聞指出,李政道過去在人才培養方面也貢獻良多,他曾建議中國設立「少年班」、「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畫」(CUSPEA)、博士後制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而這些項目、機制培養了無數科學、技術和商業等人才。
另,英文科學期刊《Nature》(自然)雜誌近期從多個維度深入介紹李政道指出,李政道作為傑出物理學家在中美物理學交流和科學與藝術融合方面的卓越貢獻,是一位充滿藝術氣息、極具創意且勇於突破界限的物理學家。「李政道無疑是一位真正的科學巨匠,他的遺產將持續激勵新一代科學家砥礪前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