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反補貼稅5年 強調持續協商
歐盟今天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正式開徵最高35.3%的反補貼稅至少5年,合計一般關稅後最高將達45.3%。歐中並仍持續協商最低進口價格等解決方案,雖然中方希望愈快談妥愈好,但歐盟強調協商無期限。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反補貼稅」(Countervailing Duties)一案今天正式交付歐盟刊登公報,待公報上線後,最快明天零時起就會生效,或最晚31日零時起生效。
執委會指出,其調查發現在中國生產的純電動車(BEV)整條產業價值鏈受益於不公平的政府補貼,對在歐盟生產的業者帶來經濟損害的明顯威脅,因此歐盟的貿易救濟措施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
歐盟反補貼稅率根據不同車商受中國補貼程度及對歐盟調查配合度而異,最低為美國特斯拉(Tesla)中國廠的7.8%,三大中國車商比亞迪17%、吉利汽車18.8%、國營上汽集團35.3%;其他車商,在調查期間合作者將被加徵20.7%、不合作者35.3%反補貼稅,其中也有歐盟、日本與中國合資的車廠。
執委會資深官員在匿名簡報會解釋,反補貼稅率在過去近一年的調查期間數次略為下修,是基於技術性調整、扣除部分重覆計算等原因,並且因7月徵收暫時性反補貼稅後獲得了更多公開資訊作為損害評估參考。
這筆反補貼稅要再加上歐盟對進口車課徵的一般關稅10%,才是總關稅成本,雖仍遠低於美國、加拿大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至100%的關稅,但已破了歐盟過去開徵懲罰性關稅的紀錄。
根據資深官員提出的圖表,中國進口電動車在歐盟的市占率從2020年僅1.9%,到今年第2季快速攀升到14.1%,執委會認為可佐證對歐盟產業具有「可預見且迫在眉睫的實質性損害威脅」。
資深官員也指出,包括中國政府、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二十二冶集團以及吉利旗下電動車廠Polestar等,都要求執委會停止反補貼措施或不要加徵到5年之久,但執委會認為其主張籠統且無實據,因此不接受。
執委會同時強調加稅無礙協商,也就是繼續與中方協商尋求加稅之外的替代方案。但前述官員坦言,包括議定正確的最低進口價格,以彌補中國車因補貼而能低價競爭的傷害,以及如何確保中方的價格承諾能落實,是非常複雜的過程,因此迄今仍未達成可行的替代方案。
至於歐中的協商是否包括中國以赴歐洲投資設電動車廠作為交換,該官員以協商內容保密為由模糊帶過。
此外,歐中的替代方案協商未設期限,亦即加徵關稅的5年之內都可談。前述官員說,中方有明顯的理由希望達成協商愈快愈好,「但歐盟這邊並非如此」,換言之歐盟「不急」。
對於中國政府抱怨歐盟不該同時也與個別企業協商,執委會官員表示在WTO規則下,歐盟與中國商會的整體協商,並不排除個別中國企業同時另與歐盟商議自己的解決方案。
執委會另在新聞稿表示將監督反補貼稅是否確實有效執行,包括防止企業規避行為。此外,配合調查的業者和未來新的中國進口商,將可要求歐盟加速審查以獲得個別適用的稅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