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文森號千里馳援中東 環時:暴露美國航艦捉襟見肘

大陸中心/即時報導

美國日前宣布抽調在西太平洋活動的卡爾文森號航艦打擊群千里馳援中東,以加強對胡塞武裝的打擊。環球時報指出,此次調動連帶影響了美國航艦的後續部署計劃,暴露出美國航艦當今捉襟見肘的處境。

美聯社報導,自從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從15日起對葉門胡塞武裝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以來,美軍空襲已造成上百人死傷。胡塞武裝表示,將以「進一步升級」的行動予以回應。

當地時間23日晚,美軍對葉門北部薩達省和葉門首都沙那發動多次空襲。胡塞武裝則宣布,對以色列的班古里昂機場和位於紅海的美國海軍杜魯門號航艦打擊群展開軍事行動。

據美國媒體統計,目前美軍對胡塞武裝的空襲主要由部署在紅海的杜魯門號航艦打擊群承擔。從該航艦起飛的「超級大黃蜂」艦載戰機和「咆哮者」電子攻擊機對胡塞武裝控制區的數十個地點成功實施空襲,摧毀多個彈藥基地、飛彈發射陣地和儲存倉庫。

在此背景下,五角大樓宣布強化在紅海的航艦部署。據兩名美軍官員透露,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命令杜魯門號航艦打擊群將其部署時間至少延長一個月,而正在西太平洋活動的卡爾文森號將在未來幾周內與杜魯門號會合。

環球時報指出,這是美國六個月內第二次同時在該地區部署兩個航艦打擊群。值得注意的是,接到調動命令時,卡爾文森號正在東亞海域,與韓國和日本舉行聯合演習。

韓聯社稱,包括卡爾文森號在內,韓美海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17日至20日在濟州以南的公海實施海上聯演。美聯社稱,即便卡爾文森號立即出發,也需要兩到三周才能抵達中東地區。

美國海軍學會網站的資訊顯示,當前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部署有卡爾文森號和華盛頓號兩艘航艦,但後者最近一直在駐日美軍橫須賀基地修整。為填補卡爾文森號離去後在西太平洋地區造成的「美國航艦空白」,美國海軍決定派出現役最久的尼米茲號航艦。

美國《新聞周刊》24日援引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下轄的第三艦隊聲明稱,尼米茲號已於21日離開母港,並隨其航艦打擊群一起前往西太平洋地區進行「定期部署」。《新聞周刊》稱,此舉是為填補卡爾文森號離開西太平洋前往中東地區而產生的力量空白。

環球時報指出,尼米茲號已服役50年,在完成這次部署後,將於2026年退役。事實上,尼米茲號早該在數年前就退役,但由於美國可用航艦捉襟見肘,不得不多次延長服役時間。

更讓美國海軍擔心的是,尼米茲號的退役只是開始,未來數年內還有多艘同級航艦接近服役壽命極限,但後續4艘福特級航艦的建造進度卻很慢,很可能出現老化的尼米茲級航艦已經無法延壽、新建的福特級航艦又難以使用的「青黃不接」。

報導引述美國海軍學會網站的統計顯示,當前美國可用航艦僅剩杜魯門號、尼米茲號和卡爾文森號,華盛頓號和福特號並不能立即出動,其餘航艦都處於維修或等待維修的狀態。因此,美國雖號稱擁有11艘航艦,但平均服役時間偏長,每次部署後都需要更多的維護時間,而美國「糟糕的造船業」又加長了美國航艦的維護周期,這是美國海軍當前困境的原因之一。

美國日前宣布抽調在西太平洋活動的卡爾文森號航艦打擊群馳援中東,圖為本月7日,卡爾文森駛離韓國釜山海軍基地,準備前往參與美韓年度「自由之盾」演習。(歐新社)

中國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25日發布「2024年美軍南海軍事活動不完全報告」也指出,美軍常態化在紅海及其周邊維持著至少一個航艦打擊群,印太司令部轄區的部分航艦打擊群被抽調前往中東進行支援,將使得美軍南海及西太的航母力量出現一定程度的緊張。

日本 赫塞斯 國防部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