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宮官員博明:台灣應建立嚇阻力量 但不該造潛艦
白宮前副國安顧問博明訪台,今天在台大法學院霖澤廳,與「壯闊台灣」發起人吳怡農舉行座談,介紹自己的新書「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急迫行動」。現場出席來賓包括國安會前秘書長邱義仁、日本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前參謀總長李喜明等人。
博明的結論是,建立威懾嚇阻能力所耗費的成本,絕對遠比發生戰爭來得低。台灣與國際社會必須作好最周全準備,讓台灣海峽成為難以跨越的「護城河」,使習近平不敢發動台海戰爭。但對於被台方視為國防自主指標的IDS國造潛艦計畫,他與另一位共同作者簡以榮都表示耗費太大,不符合不對稱建軍原則,在原型艦海鯤號完成後,應該將資源用於其他「更多、更便宜」的裝備投資。
博明說,軍事投資不知道何時會派上用場,但如果有準備,就可能永遠不派上用場。他強調,一切只是為嚇阻「一個人」(習近平),讓他判定發動戰爭不划算。簡以榮則說,華府和台北往往覺得,必須多在意北京想法,但反而會被北京視為對手的弱點。
兩人演講中,都多次以俄烏戰爭為例。博明說,俄國總統普亭發動侵烏的關鍵之一,就是認為烏克蘭不堪一擊,相信當地民眾會歡迎俄國出兵。普亭自陷羞辱,給了習近平很大教訓,在考慮是否發動戰爭時會更小心,會要求攻台必須速戰速決,絕不可以曠日持久。簡以榮則說,美國與歐洲先前試圖懷柔普亭,反而被普亭認為是示弱,促成他決定出兵。
兩人也都強調,台灣必須採取不對稱建軍,因此對台方建造潛艦不以為然。簡以榮說,潛艦耗費資源非常大,台灣GDP只有中國的廿分之一,面對解放軍龐大的軍費,必須非常智慧地使用。博明則說,可理解當初台灣堅持自製潛艦,但如今各國願意與台灣軍事合作的情況已好得多;台灣的軍工產業發展成就值得敬重,未來即使不繼續造潛艦,現有訂單所累積的知識與經驗,也是相當寶貴的資產,有助發展其他「更便宜、更多」的武器系統。
至於中共持續對台灰色威脅,博明認為台灣應該保持Patience(耐心)與Perspective(觀點),靜觀其變,台灣必須知道哪些是真正的威脅與危險,哪些是「三戰」之類的政治動作,不必過度反應。
吳怡農也問及,對於新任國防部長顧立雄「新政」的看法。曾服役於美軍陸戰隊的博明,對於廢除踢正步表達支持,認為台灣可能是最後一個維持正步的民主陣營國家,「把它留給北韓就可以了」。博明說,自己曾與許多軍事組織互動,有些非常菁英,訓練非常嚴格,成員要忍受很高的辛苦,但科目都非常務實,可以因應真正戰爭。他也說,軍隊必須訓練年輕幹部去指揮、決策,不要每件事情都要由上而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