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船翻覆謎團未解 ...兩岸各自表述 金門共識恐是表面和解

記者 王慧瑛、林政忠

0214陸船翻覆案重啟協商,雙方代表只要按劇本演出,預期能圓滿落幕。「擱置爭議」是這場協商的核心精神,兩岸高層腳本已擬好,但陸船翻覆調查結果至今不明,關鍵對白是否模糊帶過?真相若石沉大海,兩岸如何達成真正共識?沒有真相的金門共識,表面和諧、暗地詭譎,最後會不會上演「一場協商,各自表述」的劇碼?

一艘大陸「三無」漁船2月14日在金廈海域翻覆釀2死,第一時間執法的海巡署沒說明清楚,引發兩岸緊繃;歷經15天、15輪閉門協商,在缺乏互信下破局收場,大陸家屬返回大陸前不僅拒收撫慰金,還回嗆「民進黨當局後果自負」。原本上周已談好簽署共識,未料殺出凱米颱風攪局,打亂原本程序,可見兩岸事務充滿變數。

陸船翻覆事件掀起風暴,暴露海巡執法行動粗糙與失誤,尤其是賴清德總統上任後,觸及兩岸高度敏感且互信薄弱的核心問題,從海事糾紛上升到政治事件,演變成兩岸政治博弈;原本紅十字會等民間單位就能處理的海難事件,因官方危機處理失策,先誤導再誤判,延燒成複雜的兩岸政治事件,活結差點打成死結。

海巡部門一再隱瞞真相,致事態擴大日趨棘手,第一時間未說實話,接下來處理就愈發荒腔走板,難自圓其說。海巡署主張執勤具正當性,是該船隻侵入金門禁、限制水域卻蛇行拒檢,對岸隨即否認金廈存在禁、限制水域,宣布展開常態化巡查,金廈間因善意默契而存在多年的禁、限制水域一夕間消失,靠海維生的漁民被迫在夾縫中生存。

事過166天,2名大陸漁民遺體仍冰凍在金門殯儀館,遭扣的漁船一直被停放在第9海巡隊內,原本金門地檢署與海巡署主張漁船是證物,但在陸方堅持下,台方讓步同意交還陸方,盼事件早日落幕。台方看似堅守底線,但在司法管轄權、禁限制海域卻寸寸失守。

陸船案大陸代表、泉州台港澳辦副主任李朝暉(左)一行人,29日經由小三通船班抵達金門。(記者蔡家蓁/攝影)

雙方今簽署共識協議後,台方將發還遺體、船隻,也會發給死者家屬每人台幣680萬元(約20萬7392美元)慰撫金,並技巧性表達歉意,展現人道關懷。然而,對照陸方4大訴求「真相、道歉、究責、賠償」,似還有落差,就算紛爭暫時落幕,但案情謎團未解,簽署共識恐只是表面和解。

賴清德 民進黨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