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被通膨降溫假動作騙了兩次 今年會上第三次當嗎?
近幾個月來,通膨減緩趨勢相當明顯,但聯準會(Fed)官員仍擔心通膨降溫是「假動作」,鷹派官員沃勒日前就表示,之前已「受騙」兩次。這一次,通膨降溫依然是「假動作」嗎?
前兩次通膨降溫假動作騙倒Fed
沃勒5日在CNBC接受訪問時說:「2021年,我們以為(通膨)降了下來,結果後來卻又竄升。2022年底,我們以為降了下來,結果又上修掉了。所以,對於所謂『我們已完成抗通膨任務』的說法,我希望謹言慎行,直到我們見到(通膨下滑)循此軌跡持續幾個月後,我才能安心說,我們已完成了。」
彭博資訊報導,2021年中時,許多發言極具影響力的Fed官員和華爾街人士都相信,當時通膨猛竄,是受一些奇特因素驅動。緊接著,7月和8月,核心通膨率降得低於經濟學家預期,一些主張通膨屬「暫時性」的人士開始歡呼。但11月發布的10月通膨報告顯示,核心通膨又意外大舉彈升。
2022年12月的通膨報告(在2023年1月公布)顯示,通膨開始看似趨緩了,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三個月年化升幅一路降到大約3.1%,不料一個月後,在勞工統計局(BLS)更新年度季調因子時,12月數據大幅上修至4.3%。
2023年情況不同但仍須提高警覺
彭博分析指出,有一些理由相信,這次不一樣,2023年中的通膨減緩(disinflation)應該更持久。
差別何在?
在2021年的「假動作」期間,多項顯著的「破綻」顯示,通膨其實在惡化,而不是改善。例如「廣度」問題——遭遇異常高通膨問題的CPI項目總數,在「暫時隊」歡呼時還繼續擴增。此外,工資上揚壓力也顯著增加。
對照下,這一回恰好反過來。從趨勢線觀之,情況明顯漸入佳境。截至7月,僅53%的加權項目的年化增幅高於4%,比率從2022年6月通膨見頂時的73%大幅回落。再者,上個月的平均時薪僅攀升0.2%,是2022年2月來最小增速。由此看來,當前這波通膨減緩的動能,似乎頗能自我延續。
當然,決策官員仍不可掉以輕心。現在這段時期或許與前兩次「假動作」時期的模式並不相符,但仍有一大警訊值得提高警覺: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高於趨勢水準。今年第2季GDP季增年率修正為2.1%後,彭博經濟學家預測,第3季GDP可能以大約3%的步調持續擴張。在疫情爆發後的非常時期,通膨與經濟強勢之間究竟呈現什麼樣的關係,一直難以確定;不過,成長顯然是值得關注的一項因素。
短期內Fed可望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綜合研判,在可見的未來,Fed或許都會按兵不動,一如沃勒日前所言:「我們可以坐等數據出爐,看現況是否持續。」
若不是經濟仍強勁成長,Fed憂慮通膨降溫又出現「假動作」,可能令人擔心Fed會緊縮過頭、搞砸了「軟著陸」的機會。但是,經濟持續強得出奇,在決策官員防範再度被數據矇騙的同時,也給他們更大的「容錯空間」。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