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加貶值 日本實質有效匯率貶至歷史新低 跌幅也最深
受到持續貶值和多年通縮影響,日圓實力的下滑更趨明顯。在國際清算銀行(BIS)每月公布的指數中,日圓實質有效匯率(REER)上個月下滑幅度在64個國家和地區中依然最大。由於日本的食物和能源原物料等必需品重度仰賴進口,這個狀況將日益成為該國負擔。
每日新聞報導,根據BIS發布的實質有效匯率指數,以2020年數據為基期100,日圓2024年5月的實質有效匯率為68.65,創下有紀錄來最低,甚至低於固定匯率的1970年代初期,當時1美元是兌360日圓。自2020年來,日圓的購買力已銳減逾30%。
實質有效匯率下滑,對以出口為主的日本車廠和投資海外事業的商社而言是項加分,對持有美國公債等外幣資產的個人也是助益,但卻不利於要用更多日圓去買進口品的一般家庭。
瑞穗證券首席分析師小林俊介指出,「這不只會讓人們更難購買熟悉的外國產品,也會對許多其他領域造成負面影響,包括仰賴進口的能源、半導體和通訊設備。」
日圓實力下滑不僅是過去幾年的現象,若觀察G20主要國家實質有效匯率的變動,自2000年來,日圓已下跌57.88%,僅次於阿根廷的72.76%,在G20中排名第19名。金磚國家(BRICS)則展現大幅增長,俄羅斯增長63.43%,為全部國家中最高,中國大陸為第三高的23.7%,印度則為第五名的16.62%。
日圓實力下滑的背後因素很多。日生基礎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上野剛志指出三個主要因素:歐美央行升息帶來的外幣升值壓力、日圓的貶值壓力,和海外的物價漲幅超越日本。
針對日圓貶值壓力,上野表示,「由於企業生產據點遷往海外,以及國內仰賴化石燃料等結構性經濟因素,日本已進入一種容易陷入貿易逆差的狀況,貿易逆差便造成日圓貶值。由於日本的成長潛力低,加上日本銀行(央行)的升息空間有限,與他國間的利差將容易擴大。」日本若想提振日圓實力,「問題在於能做到何種經濟結構轉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