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美日大選 衝擊台半導體
2024年可說是史上最大型的選舉年,全球總共40多個國家、舉辦70場大選,部分國家政策改變,更對地緣政治帶來影響。從台灣角度來看,美國總統大選對台灣未來經濟影響大且深遠。尤其對台積電衝擊,要從高階晶片製造能否續留台灣及會不會取消補助來觀察。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分析,下半年有2場大選動見觀瞻,1場是日本,1場是美國。首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3年任期到今年9月屆滿,自民黨支持率僅有25%,日本政壇會不會出現變化,還在未定之天。
孫明德指出,過去60年,自民黨執政了55年,今年可能會出現第三次變天,就算不變天,岸田能否續當總裁也是問題。「過去台日關係友好,台灣很多企業都到日本投資,包含半導體大廠」。如果日本變天,台廠赴日設立半導體園區的計畫恐將出現變數,「反對黨跟中國關係更友好,這使得日本大選對我們台灣政經都有影響」。
此外,今年市場最大的黑天鵝恐怕是美國政局。孫明德認為,川普支持度持續領先,恐影響美國對外貿易策略。吳大任表示,美國占台灣出口比重提升到目前的23%,川普認為台灣搶走美國工作機會,若美國社會有此認知就很嚴重,因為搶走工作代表家庭所得被影響,屆時政策會非常排外,甚至更全面化。對所有進口產品仇視,台灣會面臨不少壓力。
就產業供應鏈來看,「拜登這4年的政策叫做小院高牆,對中國沒有全面封殺,主要鎖定在特定領域上,包含半導體、AI(人工智慧)、量子電腦等。」但孫明德說,川普還沒當選,就高喊要把關稅調高10%,甚至將對中國的關稅調高到60%,「過去,中國關稅調高到25%,都已經一堆廠商要跑了,那60%時,該怎麼辦呢?」
吳大任認為,川普上一任就是往破壞全球供應鏈方向走,假如再次上任,政策恐會延續,供應鏈分工一旦破壞,生產成本變得比較高,對通膨是壓力;消費能力走弱,台灣出口非常不利。
另外,「中國+1」還會是個安全的策略嗎?「從拜登、川普的言行來看,他們都知道業者是去洗產地。」孫明德說,川普會用更多方式,逼中國把上游半導體跟面板也搬走,不讓中資業者去控制供應鏈。
孫明德直言,台商不要覺得「中國+1」就是萬靈丹。以台積電為例,「就被+3,不只跑到美國亞利桑納,也跑到日本熊本、德國。」台灣未來可能會面臨高階晶片能否被留下的問題,若美國真的開口要,真的能不給嗎?
吳大任也認為,台積電赴美設廠生產成本增加,主要靠美國政府補助,若川普上任後不認帳、不補貼,未來台積電造成虧損,可能要由其他先進製程彌補。
留言